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积金拯救股市恐是“画饼充饥”?

(2013-02-28 10:43:29)
标签:

财经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6日说,全国住房公积金入市的相关研究准备工作已经启动,证监会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尽快推动《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修订。近年来,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稳步增长。截至2011年底,全国住房公积金规模庞大,缴存余额高达2.1万亿元。但受现行条例的限制,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较低,投资渠道狭窄,只能用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无法满足公积金保值增值的需求。

      受此利好消息,昨日股市纷纷以飘红报收。一些细心的网友认为,“研究”二字值得玩味,必须澄清。否则民众会误将研究准备工作已经启动”误读成准备工作已经启动。要知道二者的语境和语意区别很大。前一种说法,证明证监会对公积金入市既积极又审慎,而研究明显属于一个弹性词汇,意味着入市或不入市的两种可能性同时存在。至于后一种说法,则至少表明公积金入市已通过了可行性论证阶段。所以笔者认为,全国住房公积金入市只是刚刚开启研究准备工作,离开真正入市还很遥远。

     不仅如此,鉴于此前为避免公积金被地方政府挪作它用,国家特颁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称《条例》)。该《条例》规定,政府下辖的公积金管理机构欲携公积金入市,要先问问公积金缴纳者是否愿意。故而,公积金要入市之前,必须要公积金缴纳者先向政府授权,并预先明确入市后若出现亏损的处置方法。这就要涉及到改革先修订现有的《条例》。修法之后还得制订入市监管具体办法,其间各方博弈将非常激烈。所以现在若想让公积金大举入市既不现实,也无可能。

     综合来看,目前公积金入市还处于“研究”阶段,即使入市条件成熟了,公积金入市后谁又能保证有更大的保值升值空间?要知道当前中国股市顽疾未祛除,其亏损概率极大。一旦亏损,这个责任谁来承担?所以除了修改《条例》要明确亏损或收益的归属外,还要同时规定入市资金中购买股票的比例。笔者认为,鉴于保险资金入市的比例不超过20%,公积金真正进入股市的资金恐怕还要小很多,现在证监会官员所称的“入市”,恐怕更多的是购买安全系数较高、更有利于保值增值的金融债、央票、企业债、公司债、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基金等。

      有专家曾细算过,2万亿公积金若是突破重重阻碍后,就算有20%的资金可以入市,那也有4000亿元,这无疑会给A股市场带来重大利好。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推论实在有些可笑:一、鉴于现在A股市场的做空机制日趋成熟(股指期货、融券),未来入市资金未必一定要做多,也可以通过做空的方式来获取收益,所以对股市而言未必带来向上的动能;二、公积金入市“只能赢,不能输”,那么就必须要建立一个严格的投资监管体系,这个体系无非要确保投资安全,往往是A股价值被低估时多投,而价值高估时少投,而目前A股市场并非是历史估值的“洼地”;三、即便公积金、养老金入市后推高了股市,但他们总要有获利了结的那一天吧?届时他们的全身而退,也会给股市带来很大的波动,股民应该知道,公积金入市并不是救世主,而是要赚取股民们的钱,求得其保值增值的效果。

       公积金入市对于股民而言只是“画饼充饥”,而无实质增量资金。因为目前看来,公积金入市还处于“研究”阶段,并未完全成熟。更关键的是,公积金是政府代居民保管的资金,所以公积金也不能随便入市,要修改相关法律,要征得缴款民众同意(分清亏损谁承担),最后还要建立投资的监管体系。就算这些程序通过了,公积金的绝大部分还只能投资债券、货币市场,真正流入A股市场的资金并不会太多,而对于风险较大的A股市场来说,公积金投资也不可能全额投入,也会采取较为保守的投资方式,所以指望公积金入市来拯救A股的行情,注定会昙花一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