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倍豪赌日本经济无异于玩火?

(2013-01-08 14:25:23)
标签:

财经

 2013年的第一个交易日,投资者的热情空间高涨,东京股市全盘上扬,日经指数高升300点,一举创下了蛇年之“开门红”。究其原由有二:一是美国政府与国会达成妥协,躲过了“财政悬崖”之虞;另一个自称“危机应对内阁”的安倍政府再三放出风声,在稳控物价的前提下,要扩大投资,缓和金融,力争在今年一举扭转日本国内经济下滑之势。

      很多投资者疑惑,2013年日本经济果真能咸鱼翻身吗?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并非没有。其一,这次安倍内阁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公共投资(如修建防灾设施、对老化的桥梁、道路、隧道进行整修),来拉动日本经济的复苏。其二,日本央行准备“放水”给政府和商业银行,以鼓励政府和民间的投资热情。

      显然,安倍首相给全国日本国民画了一个经济脱困路线图,这个设想框架是:央行放资金给政府和民间→政府拿这一笔钱投资于基建项目建设,企业则扩大设备投资→拉动国内市场需求,复苏经济→企业产生利益→企业增加员工薪水→员工扩大消费→物价上涨,企业增收→政府增加税收,央行增加利益。这个方案看起来的确诱人,如果顺利运营的话,日本到了今年秋天,可能就会出现“经济回暖”的美景。

      但是在仔细分析这个路线图的可行性过程中,我们发现安倍内阁的剌激经济方案有点不靠谱,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日本国内经济将会出现最为糟糕的结局。所以与其说,安倍内阁在走钢丝,不如说其在玩火。

      首先,日本央行放款给企业,出于对风险的考量,大多会将信贷资金放给大企业,而大企业看到经济不景气,投资有风险,往往采取明哲保身的策略,控制资金外流,而中小企业因为没有得到银行的输血,面临破产的风险。换句话说,日本央行的放水只能挽救大企业不死,而不能拯救日本经济的全部。以笔者看来,日本央行现在要做不仅仅是放水,而是如何确保信贷的合理利用,如何定向将流动性真正注入到中小企业。

      再者,根据安倍首相的想法,企业增加了收益,就会主动给员工增加工资,这样可以扩大内需。但日本企业当今面临的问题是: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日元升值幅度过快,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待增强;原油价格、原材料价格和国际商品价格上涨,企业必须要控制生产成本;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和扩大投资,必须要增加周转资金;很多日本国内企业利益增加的同时,还要向股东分红。所以要让日本企业给员工加工资也只是安倍内阁的一厢情愿。

      若回顾过去10年,日本企业的总体利润增加了13%,但是企业员工的收益平均只增加了3%。也就是说,企业只肯拿出四分之一的利润来给员工加薪,所以日本员工的收益整体上是在逐年下降。最坏的结果,即使是企业的收入增加了,但是不愿意给员工加薪,而员工因为物价上涨和消费税提高,不仅无法扩大消费,反而更加捂紧自己的钱包,使日本经济陷入更深层次的下滑。

      再次,笔者认为,安倍内阁释放出大量的流动性,其中一部分可能成为企业扩大设备投资和生产规模之用,但另一部分可能会流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结果会形成泡沫经济,真想通过调控让其平稳回落会有很大难度。届时,股市、楼市泡沫再次破裂,恐怕又会让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日本经济已经历过“失落的二十年”,能否再次承受资产泡沫破裂之痛?

      最后,日本政府增加财政支出扩大投资的做法,是很危险的:日本政府目前投资的项目主要是防灾设施、桥梁、道路等基建工程,这就注定了其投资周期长、资金回报低、资金耗用大等特点,如果政府投资的收益率不能还本付息,那只能增加日本政府的债务规模,最终引发财政危机。要知道,目前财政收入只占国家预算不到一半的日本政府,如果再扩大财政支出,在财政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将会陷进“入不敷出”的恶性循环,当前日本政府已经举债1000万亿,恐再也扛不住更多的债务。

      综合来看,安倍内阁虽然推出“缓和金融,扩大投资”的经济政策,也赢得了投资者的好评,但笔者对“安倍泡沫”十分担忧,因为这个振兴经济的计划与其说很不靠谱,更恰当点说在玩火。安倍是在拿整个日本和1万多亿日本人的未来在“豪赌”,如果赌赢了,他将成为日本经济的“救世主”;赌输了,他将成为葬送日本经济的罪人,不过日本首相换人如此之频繁,起码安倍不太可能成为日本史上“最短命”的首相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