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大选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候选人均使出浑身解数,期望争取更多的选票。现在双方处于胶着的状态,在短期内很难分出胜负。不论是民主党的候选人还是共和党的候选人,都想充分利用对方在经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说服选民支持自己的主张。但可以肯定的是,经济不景气将会直接给竞选连任的民主党总统带来更大的压力。
现在不少经济学家都在分析总统候选人提出的经济主张,很多选民也都希望自己投票选出来的新总统能够力挽狂澜,率领美国人民走出经济低迷时期。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认为通过减少企业税收,扩大投资,来解决美国存在的失业问题。而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试图通过减少中产阶级的税收,让这选民把选票投给自己。而无论是奥巴马还是罗姆尼都试图让选民相信,他才是美国经济的救世主。那么谁将是拯救美国经济的救世主呢?
其实,在我看来,美国总统权力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大。总统候选人之所以敢于在竞选期间开出空头政治支票,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为了竞选成功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至于当选之后能否兑现自己的承诺,那则是另一个问题。如果遇到自己的承诺不能兑现或者无法将经济带出困境,他们完全可以将自己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归咎于上一届总统或者是国会,认为正是国会的相互掣肘,才导致总统的政策难以有效地实施。
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而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运行机制,它通过市场主体的自由竞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虽然近年来许多国家试图通过财政、税收、货币政策来宏观调控改变资源配置的走向,但从实际结果来看,绝大多数情况下政府都是在帮倒忙。讲得更明白一些,当市场经济进入到下行阶段,周期性经济危机即将出现的时候,政府的宏观调控可能会在一定程上延缓经济危机的出现,但却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比如美联储近年来不是数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就是采取扭曲操作,通过抛售短期国债,购买长期国债的方式,压低长期国债的利率,以促进经济复苏和就业回升。但这些措施对美国经济复苏的效力正在逐步衰退。
所以,市场经济的规律本身就决定了,政府在经济周期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有限。虽然奥巴马和罗姆尼都把竞选主张放在减税方面,但无论是减少中产阶段的税收也好,还是减少投资者的税收,那都只不过是取悦部分选民的政治口号罢了。你想啊,税收的减少必然会带来财政赤字的增加,必然会导致社会福利的减少。所以选民们只不过是在减少自己的社会福利还是增加自己的税收负担之间作出选择罢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总统大选并不如人们所想像的那么重要。不仅如此,像美国这样一个联邦制的国家,美国各个州都自行其是,美国在外交军事政策方面也均受制于国会。因此,现在我们看美国总统大选只不过是两个人的赛跑而已。换句话说,美国总统大选实则上是在两个能力有限的候选人之间分出高低,无论谁当选都无法改变美国经济的总体走向。
当然,也并不是说美国的民主选举毫无价值。市场经济本身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市场经济本身会产生理多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国家才需要更多的民主选举。当经济危机出现时,人们迫切需要总统选举,因为在竞选过程中人们可以从两位总统候选人的相互攻击之中发现经济问题的症结,也可以通过投票改变现行的经济政策。可以这么讲,周期性的民主选举给总统候选人带来的更多是政治上的运气,但对普遍选民来说,正因为有周期性的民主选举,才让他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才能让他们在不同的经济政策中作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选择。
市场经济下的选民失去了就业机会和面包,但美国总统选举让他们获得了选票,他们可以用自己的选票换取社会福利或减税承诺,也可以利用自己的选票选择不同的经济政策。但是,无论是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也好,还是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也罢,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都难以改变美国经济总体走向。在目前情况下,作为市场经济国家的美国其经济有一个自我恢复、疗伤的过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