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期间,中国证监会连续出台了两个“利好”组合拳:4月30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宣布:自6月1日起降低A股交易的相关收费标准,总体降幅为25%。此前一日,继4月20日深交所推出创业板退市新规后,4月29日上证所和深交所又分别推出主板、中小板退市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退市制度的建议。
如果把降低A股交易的相关收费标准,被市场解读为是管理对股市的呵护之举,那继创业板退市制度推出之后,紧随其后的是中小板和主板的退市制度征求意见是管理者规范市场制度的又一重大举措。各方兴奋不已,纷纷表态,在管理层对股市的呵护之下,熊市必然见底,不仅红5月唾手可得,而且一轮大牛市也将冉冉升起。不过我们细观这二项“重大利好”,似乎感到一丝凉意:红五月开门红可以期待,但股市之红只能是“昙花一现”,无数次经验告诉我们,大家普通预期的“大行情”是根本不存在的。
首先,管理层宣布降低A股交易相关收费标准,从表面上来看,的确能够降低中小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使投资者总体一年少缴纳交易费30亿元。但要知道,这样的减免交易费对中小投资者的利好十分有限:一来真正受益的还是有着大量资金进出A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而中小投资者因资金和操作频率等因素,受益不多。二来证监会这次降低A股交易相关收费的措施,本来就是对中国证券市场交易税费过高的一种修正,适当的减少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有利于促进A股的活跃度。三、降低交易成本,对于拥有资源与信息双重优势的机构投资者更容易在证券市场进行投机炒作,这样A股未来指数的波动可能会加大。
其实,与降拥金相比,股票交易印花税、红利税的下调才更有空间。目前,我国减免印花税的呼声很高,当前我国印花税收入一年不到500亿元,相对于10万亿元的年财政收入而言,影响甚微,但若能减免,对于股市的长远发展很有裨益。不过即使降税降费等管理层呵护股市的措施出台,最多也只能增加股指的波动,也难以真正改变股市的大趋势,从2008年9月19日起,我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从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即只对卖出方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对于买入方不再征收,税率为千分之一。当时在一片利好呼声中,股市一度形成了了强势反弹与炒作,最终投资者却要承担的是从6124点一路倾泻至1664点暴跌的苦果。所以我觉得,若是降低拥金和印花税、红利税这三大利器共出,才是最大限度的让利于中小投资者,才能真正算作是对中小投资者的呵护。
再者,4月29日管理层推出主板与中小板退市的征求意见稿,这是继4月20日创业板退市制度推出后的管理层的又一重大举措,被市场认为是天大的利好,因为主板、中小板退市制度推出后,无疑对于遏制ST借壳抄作、爆炒新股,以及降低新股发行的高市盈率是一把利器。但是大家现在想一下,郭树清主席曾透露,2010年新股平均市盈率是58倍,这意味着投资一家公司,要58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2011年,降到40倍。2012年一季度,通过多种努力,降到30倍。今年4月份,已降到20倍。这就意味着,未来新股的市盈率将普遍在20倍左右,而从前已发的40倍、50倍老股因其过度透支高市盈率等问题必将估值回归,这恐怕会带动A股又回跌途。主板退市制度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以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对于A股长远的制度建设来看,很有帮助,但是这会使股市为前几年三高发行的老股的估值回归而买单。
不仅如此,尽管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的退市制度会在某只股票退市之前采取了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提示,但是仍然没有把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实行直接退市处理,也没有在退市制度推出的同时,一并将投资者保护机制也建立推出(从这点上看就不如香港证监会)。同时也没有为企业经营不善,而痛遭退市损失惨重的中小投资者建立集体诉论制度。要知道,中小投资者在企业经营决策方面没有任何话语权,要他们替大股东的经营失误而退市的后果全额买单,实在不公。所以,管理层别光顾了建立退市制度,同时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也要建立健全起来,这才是真正呵护中小投资者的举措。
不可否认,“五一”节期间的二大利好正在发酵,不过从目前来看,任何一次脉冲行情将注定不会长久。就现在态势来看,降低交易所拥金对中小投资者而言利好有限,若管理层真心呵护,那一并把印花税和红利税也给减免了。还有主板、中小板的退市征询意见稿,其实说明了这二个版块的退市制度不日将推出,那原来高估值的老股必将会价值回归,相信A股在经历过脉冲之后,又将重归跌途。同时退市制度只谈了退,而避谈保护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等在乎其切身利益的问题,目前来看,尚存缺陷。当市场所谓的“重大利好”效应过后,最终股市重归跌途之时,受损失的还是追高的中小投资者。这种事情我们看得太多太多,各位要谨记短命行情的风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