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颗“毒”蜜饯折射出的三大诘问?

(2012-04-26 13:36:55)
标签:

财经

    4月24日晚,央视曝光山东和浙江的蜜饯加工厂家随意往蜜饯原料里添加漂白剂防腐。加工厂将桃肉等原料直接在露天晾晒,常年暴露在苍蝇与灰尘中。这些蜜饯原料随后流入杭州、广东等食品公司。记者将来伊份、家乐福等店的蜜饯送检,发现各种添加剂都超国标最大使用量。(中国广播网4月25日)

     最近一段时间,媒体曝出的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实在让人堪忧。我们刚刚从刘翔怕吃到“瘦肉精”影响比赛,而长年不吃猪肉的传闻中走出,又遇到了药用胶囊的铬超标事件。这几日却又被毒蜜饯问题再次剌痛了我们的本已脆弱的神经。本来让大家看上去垂涎欲滴的“蜜饯”如今已经让人看了反胃,而此事一出让“来伊份”、家乐福等店成为众矣之地。我们在为食品安全问题忧虑之余,对此次有毒蜜饯事件产生了三大疑问。

      首先,像“来伊份”、家乐福等国内知名商品,据然没有对其供应商的食品安全严格把关。要知道建立起一个品牌可能要化上好多年,但是毁掉一个品牌只需三分钟。可能正如“来伊份”的董事长所说,都是供应商没有把好食品质量关的错。但是作为国内知名食品零售企业也难辞把关不严之过。作为一个即将上市的企业,要知道食品安全大如天。你们本该派人常驻供应商单位对其产品质量进行定时检查,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对于蜜饯制作过程中露天晾晒的传统蜜饯制度工作或许可以睁只眼闭知眼,但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对供应商在蜜饯制作过程中选用腐烂变质的原料采取默认的态度,而且连垃圾也混入了原料,甚至还用动物饲料袋包装,以及漂白防腐剂随意添加的这些不做法,熟视无睹,实在让人觉得愤怒。

     再者,质监部门形同虚设。现在几乎每家蜜饯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外包装上,都赫然印着QS的食品安全标志,弄得“QS”只是一个“收钱发货”的标贴而已。现在搞得本该纯洁的QS也成了山寨版,我们不禁要问,质监部门哪里去了?经了解才知道,本以为相当严苛的产品安全检测环节,竟然一直要厂家“主动送检”,而且质监部门只是对食品中细菌超标作一下检查,对食品添加剂等其他指标一概不查,然后收取2000元就可以过关,试想通过如此不负责任的质监部门盖上的“QS”标志,我们能放心吗?质监部门在食品安全方面严重失职。

     最后,当地的政府部门哪里去了?可能会有人为其辩解,称其对此不知。但是有媒体透出,产自蜜饯之乡的蜜饯,在当地超市是乏人问津的,这说明蜜饯在当地早已“臭名远扬”,其实之前的有毒胶囊之乡,用工业明胶作胶囊当地人也都早已知晓,只是没人爆料而已,可见已经到了行业中几乎无人不做的地步,此事也早已成为“世人皆知的秘密”。在此情况之下,当地政府自然不可能不知晓,只是如果对这些有毒胶囊、有毒蜜饯进行严惩可能会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率。要知道,现在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唯一指标就是GDP,除此之外的事情,都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只要官员们自己不吃就可以了。

      一斑窥全豹,从一个小小的蜜饯和不起眼的胶囊中折射出整个行业链的现状,我们在重责不良生产商缺乏道德底线的同时,对于质监部门和当地政府、以及其上游企业对此的放任态度也表示惊讶。缺乏必要监督、检测手段单一或者没有,违法成本过低难起震摄作用,地方政府唯GDP论都是从蜜饯和胶囊中折射出来的弊端。食品和药品安全大如天,很难想像,生活在一个今天爆出牛奶中有三聚晴胺,明天告诉你吃老酸奶和果冻等于吃破皮鞋,后天告诉你有毒蜜饯事件的国度中,即使民众手中财钱再多,也最后到了“谈食色变”不敢享用的地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