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透露,证监会已于近日召开了高收益债券座谈会,多家证券公司参会,高收益债相关办法有望在近期颁布,并且最快本月落地实施。所谓高收益债其实有着一个难听的俗名——垃圾债,指的是评级低于投资级的债券,由于违约风险高,所以它通常需要支付给投资者较高的收益。
纵观中国金融体系的各个门类中,债券市场一直是软肋。资本市场过度倾斜于在股市融资,使得中国债券市场相对处于边缘化状态。目前国内的债券市场被人为的分割成两块:一是银行间市场,二是交易所市场。而目前可供投资者直接参与的是交易所债市,不过其交易额目前仅占债券市场的5%,并不受投资者青睐。此次证监会批准发行高收益债券,对于扩大交易所市场规模和券商业务无疑被称是券商的一大利好。当然也有观点认为,交易所债券市场规模小,流动性差,而银行间市场的投资者以银行为主,资金量大、流动性强,所以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这二大债市联通后,可能会出现大量债券反而到银行间市场转托管,交易所市场将地一步萎缩的现象。
不管怎样,现在管理层此时推出高收债券原因有三:一是上海已经被定为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将不可回避,而目前在上海交易所的地方政府债、公司债的品种少之又少,金融产品的匮乏已经到了非常严竣的程度;二、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现在看来除了银行信贷和上市融资之外,通过发行垃级债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从而更好的让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也是不错的选择。三、由于众多高新企业争着过上市这只独木桥来解决融资问题,使得股市融资压力太重,管理层另辟奚径,通过债市再开一扇窗,可以缓解A股市场的融资压力。
那高收益债为何会和垃圾债划上等号呢?我们之所以叫其高收益债,因为高收益债评级通常低于投资级(在国外指评级在BB级以下),所以必须支付较高的债息来吸引投资者,去年希腊、意大利等主权债危机发生后,其债券利息一度达到7%以上,就是很好的例子。之所以其别称也叫垃圾债,就是从风险角度上来说,一旦这发债的企业和政府违约,所有的债券人的债权要么将被减记或者成为废纸,当然相信管理层也会马上推出CDS(信用风险违约掉期)来对冲风险。不过鉴于这种高收益债和高风险相对应,吸引着一大批喜好风险的投资者,所以2011年全球垃圾债发行规模接近5000亿美元,成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成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毋容置疑,垃圾债的推出宣告了“闭眼买债”将成为历史,接下来垃圾债对投资者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其高收益性,且高收益与高风险共生共长是其特性。不过,如果振兴债市靠的是以垃圾债为先锋,将投资风险很高的垃圾债先行推销给投资者,甚至为了提高其吸引力而刻意放大它的“高收益性”,掩盖了它的“垃圾性”,那么如此开拓出来的道路必然危险重重,投资者的权益将如何受到保护?
其实管理部门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其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一些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而要想大力发展中国的债券市场,首先应该是让一些优良企业以发行优质债券的方式融资,这种债券的利息略高于当前的CPI即可,更侧重保护还本付息,不会产生承兑风险,这对一些厌恶风险的投资者具有相当吸引力。然后待到债券市场规模壮大,发展高收益债券时机成熟时,再推出侧重喜好高风险高收益投资者的垃圾债券也不迟。要知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没错,但是债券市场当前主要还是要解决优质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如果把一些风险极大的企业推向债券市场,不利于当前债券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的企业上市间接融资成本很低,且不必分红,一旦上市后还可以再融资,而企业在债券市场发债首先要通过评级机构对其业绩进行评估,发债后是要还本付息,显然成本较大,在此情况下导致大家都不愿意在债券市场融资,使得中国的债券市场被边缘化了。而如今管理层除了鼓励上市公司分红之外,还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但是在中国投资者对垃圾债风险意识并不很强的情况下,首推高息债,我觉得时机还不成熟,现在当务之急要通过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先解决中国优质、具有成长性企业在债市的融资问题,而不必大家都过上市融资这一根独木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