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币兑美元创汇改新高说明了啥?

(2011-04-29 14:33:47)
标签:

财经

     就在今年早上(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990元。较上一交易日(6.5051)上升61个基点,突破6.5000关口,再创汇改以来新高。在当前输入型通胀和国内物价上涨的双重压力之下,人民币升值被寄予了更多的抑制通胀的希望,那么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胀的贡献究竟有多大?人民币的升值会带来哪些负作用呢?

     人民币升值是否有利于抑制通胀?

     进入4月以后,人民币升值幅度明显加快。2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0.21%;3月,升值幅度0.29%;而4月,仅前20天的升值幅度就达0.41%。可见这与3月CPI数据持续攀升到5.4%,并创下32个月以来新高存在一定的联系。其实,此前我国也有利用汇率工具对抗通胀的先例。在金融危机暴发前,人民币汇率在2007年前后就曾走出了较大幅度的升值线路,而那段时间,正好是国内通胀压力抬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的时候。如果不是人民币升值,2008年的物价上涨可能还要严重得多。因为当时人民币升值20%,对于输入型通胀起到了一定的压制作用。不过人民币短期升值对出口行业的打击较大,当时很多沿海城市中小型出口企业大批倒闭。

    人民币升值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输入型通胀。由于一国汇率走升对进口产品价格上涨将起到明显的对冲作用,因此汇率升值对于减缓输入型通胀往往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目前,由于受美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导致我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不断增大。若人民币适当升值,加大上下波动空间,将会降低进口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国内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当然,现在海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远超过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升值的降价效应作用并不太大。 

     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本币升值对冲输入型通胀有一定的作用。人民币对美元每升值10%会导致PPI指数在中期内下降3.2%,非食品CPI指数在中期内下降0.64%`。由此可见,人民币升值对PPI的抑制作用要大于对于CPI的抑制作用。因此,央行在动用了准备金率和利率的同时,通过汇率工具来实现三率齐动遏制通胀也在意料之中。

      人民币升值过快对出口企业冲击较大

     今年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一季度外贸首度出现6年来的逆差,预计全年出口增速可能会下降到个位数水平。尽管人民币升值可以抑制出口,减少贸易顺差,而先前大量的贸易顺差是中国货币供应量较高的重要原因。从这一方面来讲人民币升值可以减少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减少货币投放量,缓解流动性过剩造成通胀的不利局面。

     但是人民币升值过大,对于进出口外贸企业的影响较重,一方面原材料价格成本持续攀升,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作为“世界最大加工厂”的中国外贸企业利润空间备受挤压。在今年的春节广交会上,出口企业普遍表现出接单谨慎的态度。要知道,中小外贸企业的利润率一般只有3至5个百分点,外部形势越来越复杂,加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出口企业面临“接单亏损,不接单等死”的两难境地。企业的这种接单谨慎的选择,也将直接反映在出口增速放缓之上。预计这种出口慢,进口快,将进一步削减我国的外贸顺差。所以人民币升值过快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使进出口外贸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我觉得,人民币不能一味的单边升值,应该采取双向大幅度波动升值,扩大人民币每日交易波动区间这才是正道。人民币升值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输入型通胀和贸易失衡,而导致货币超发的压力。但是对于进出口贸易企业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会逼使我国的贸易企业从粗放式的生产方式,转变成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商品的方向所转化,中国出口企业唯有进行产品结构的转型(向高附加值产品发展),才能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得以继续生存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