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国际石油价格又回升到82美元/桶,这让我回忆咱中国人与外国人在石油上对赌的案例,但是都是以中国人失败而告终,可能我们这些大富豪喜赌成性,不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根本玩不过混了几十年,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的华尔街大鳄们,通过这些案例对我们股民可以有所借鉴!
一、荣智健豪赌“早晚灭了你”外汇期货
去年的4月8日,67岁的荣智健引咎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他的事业在最后一次豪赌之后就此落下了帷幕,中信泰富的主业是钢铁、航空、电力、地产都是强周期性的行业,这就意味着在经济处于上升周期,其业务能够获得超额回报,要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就可能出现严重亏损。
去年铁矿石价格节节攀升,于是荣智健准备在澳大利亚建一个铁矿石项目,为了支付从澳大利亚和欧洲购买的设备和原材料,他的公司需要大量的澳元和欧元。而为了锁定美元开支的成本,中信泰富签订了一种名叫累计期权的金融衍生品,这个产品的绰号叫I
KILL YOU
LATER(我早晚灭了你),最后真把荣智健打得一败涂地,他的公司亏损146亿港币,而他个人一天的身家就少了33亿港元。这种产品可以和外汇或者股票挂钩,通常合约为期一年,投资人在牛市时可以以折扣价买外汇或者股票赚钱,但在熊市时也必须按协议价格买入,因此风险极高。
不仅如此,荣智健签的合约风险和收益还完全不对等,我觉得只有傻瓜才会这么干。以中信泰富的澳元合约规定为例,每份澳元合约都是最高利润上限,当达到这一利润水平时,合约自动终止,就是你赢多了,他就不让你继续玩下去,而你一旦亏损的的话将损失无限放大。所以在澳元兑美元汇率高于0.87时,中信泰富可以赚取差价,但如果该汇率低于0.87时,这个合约理论上没有止损位,亏损可以无限量的大,况且签这个对赌合约时,澳元已经大幅度升值过了,积累了巨大的风险,真是谁签谁得死,但荣老板认为澳元还得涨,没想到美元却升值,澳元却开始了暴跌了。
二、“深南电”和高盛到底谁更傻?
“深南电”和华尔街的高盛签订了一个对赌合同,签合同时国际油价已经涨到120多美元/桶,“深南电”和高盛对赌62美元,如果油价在62美元以上,高盛每个月付给“深南电”30万美元,如果以后油价跌破62美元,跌破当天“深南电”就要付给高盛80万美元,以后每跌一块付40万美元,这个合同一签,“深南电”的高层激动得不得了,认为高盛真是蠢啊!油价怎么可能跌到62美元以下?这种看似无风险的利润不赚是脑子有问题!“深南电”的高层认为:“2008年内油价跌破62美元/桶,显然是小概率的事件”。但是进入2008年11月份后,油价便已跌破62美元/桶。按照当时的情形,若原油继续下跌,深南电的损失也是一个无底洞。
由于深南电与高盛对赌协议涉嫌违法,被证监会要求限期整改,再加上对赌出现巨亏,银行都停止了贷款,深南电借不到一分钱,最惨时下面电厂买原料的钱都不够了。深南电的内部人说:“对赌协议导致深南电形势很严峻,一不小心就有破产的危险。”可见由于即要豪赌,又玩不过人家,这场赌局已影响到深南电的生死存亡。
“深南电”与高盛的第一份对赌,不管他怎么想办法力挽狂澜,但还是以深南电惨败告终,而第二份豪赌又将继续下去,协议约定从2009年1月1日开始,为期22个月,对赌红线抬高至64.5美元/桶,胜负目前还难料,不过朗闲平教授讲石油价格是高盛决定的,高盛说64美元,石油价格一定会在64美元以下,难道“深南电”一直想将对赌把自己输到底才罢休吗?
博主感言:
荣智健输在什么地方呢?他本来想锁定自己的成本,才选上了这个期权品种,不过他忽视了当时澳元已经涨得很高了,记住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而且这场对赌规则就根本不合理,规则明显倾向于看空澳元这一方,荣在没有经过董事会审批的情况下又擅自对赌,他不输才怪!荣智健的失败在于他没听其曾祖父荣熙泰的那句:“固守稳健,谨慎行事,决不投机”的训诫,这对于我们所有投资人都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就象我们股民常常投机抄股票,也不管这只股票值不值这个价?市盈率有多高?只妄想能够战胜这个市场,战胜这里的主力机构,不肯耐心等待时机,所以大多数人都会亏惨了!
“深南电”认为年内油价跌破62美元/桶,根本不可能,但是他没有想到,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最有可能,要是按常理出牌的话,不是人人都发财了?“深南电”在与高盛对赌的时候,油价不断疯涨,就象一个橡皮筋,你拉得越高,反弹回去就越猛,即使高盛不操控国际油价,他的逆向思维方式,与众不同的魄力,也值得我们称赞!
我觉得赌和投机都是不归路,靠运气的话,今天即使能赢,明天肯定又会输,而等待这个市场出现严重偏差,价值被严重低估时,这时风险释放,从短期来看可能有所损失,从长远来看肯定能赢,这种股市还是值得一赌,正象巴菲特所说:“如果证券的价格,比他们真正价值还低得多的话,那购买它就毫无风险了。”但是这种时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