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经济学家,都普遍认为中国目前的一二线城市房价虚高,不管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都已经看出了严重的泡沫和潜在的危机。但让决策者们稍有心安的是,有一种理论看起来也非常有道理:就是中国目前只有45%左右的城市化率,如果中国城市化率提高到75%左右的话(像西方发家国家一样),那就意味着在以后20年的时间里,要有4亿左右的农民要进城。在这种持续时间超长的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会给中国房地产市场带来巨大的商机,不仅是房地产市场根本不存在泡沫,而且中国的内需也会逐渐好转,这些都是刚性需求。
樊纲这位央行货币委员会的唱多委员,最近在成都的一次演讲中驳诉了世界空头大师查诺斯的房价泡沫论,他认为:中国海南房地产的情况绝不等同于迪拜,因为迪拜泡沫破灭的原因是它仅有几百万人口,根本无法消化掉大量新建的房地产,迪拜城建好后只有40%的入住率,后续的购买力不足。而在今后的20年内,中国要有4亿人进城,成为城镇居民,这相当于322个迪拜城的人口,所以中国的现实情况与迪拜不可同日而语。
樊纲先生的一席话,如同一剂兴奋剂,使得决策层和专家们都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好象认为最近银监会要求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防范断潮风险都是多余的,由于4亿多农民要进城,这么多刚性需求的存在,中国城镇土地肯定稀缺,房价必定会继续涨,房产泡沫对迪拜会破,但对于盛世中的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的预警只是一个神话。政府现在所要做的就是不要让房价涨得过快,因为这样会让百姓们不满意的。
樊纲的话,看上去蛮有道理的,但是仔细想来,又觉得在胡扯。因为中国目前的房地产泡沫,主要还是在一二线城市,并不是广大的城镇。虽然中国未来城市化会让一部分农民进城变为城镇居民,但这些进城的农民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去购买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的房子(连当地白领都买不起),进城的农民只能购买当地县城或附近镇上价格不高的房子,他们只是对低房价有需求,绝不可能成为中国一线城市巨大房价泡沫的高位接盘人,更不可能替银行、开发商去承担泡沫破灭后的风险。
最近很多海归人士和各大高校杰出人材,都不愿意留在我们这些一线城市中发展,除了生活成本太高、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之外,房价太贵就是主要因素,连海归人才都不愿意在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的一线城市创业和发展,处于我们收入分配最低端的农民要进城,更不可能有能力去接这个楼市泡沫盘,现在已经出现一线城市吸引力递减的问题。现在这个楼市泡沫只有崩溃一条路好走,任何的“钢性”需求都挽救不了它,因为这个泡沫已经到了正常人无力购买的程度了!
很多东西理论上说是这么回事,但实际又是另一回事情了:中国13亿人口不应该产能过剩,不应该库存积压,不应该内需拉动不起来,其实这与4亿农民进城,房产泡沫无忧的理论,也是一样的道理,不仅要人多,更要人们手中有钱,还要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跟上,这样就可以拉动内需了。现在绝大多数的社会财富和资源都掌握在国家手里(四分之三),政府手里的钱要升值,要投动经济,必然的结果就是不断往工业、往基础设施一投再投,所以中国的GDP是靠钢铁、水泥铸就的。而农民和普通市民手中的钱本来就不多,即使进了城,也不敢乱花钱!也不可能去买高价商品房啊!所以樊钢们只幼稚的认为,通过城市化来证明房价泡沫不会破,来证明中国内需马上就要起来,如果不调整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想靠农民进城来遏制房产泡沫的崩溃和内需的拉动是不可能的!也是幼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