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胡媚娘形象转化新白 |
分类: 我的原创 |
作为《新白娘子传奇》后二十集的女一号,胡媚娘这个人物形象,从她出现那天起,就颇受争议,有人爱她的自我牺牲,往往怨念她和许仕林有情人不能成眷属;但有些人却厌她窃取了娘子的容貌,对她并不在意。然而,无论如何,我们现在在剧中看到的胡媚娘,其实都是《新白娘子传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创人物。
http://s14/mw690/62afc6f8gx6BhxhleLrbd&690
http://s6/mw690/62afc6f8gx6Bhxg95NX85&690
http://s5/mw690/62afc6f8gx6BhxgbmqU24&690
http://s1/mw690/62afc6f8gx6BhxhjbOg70&690
http://s6/mw690/62afc6f8gx6Bhxg95NX85&690
http://s5/mw690/62afc6f8gx6BhxgbmqU24&690
http://s1/mw690/62afc6f8gx6BhxhjbOg70&690
关于胡媚娘这个形象,最初见到是在梦花馆主的《寓言讽世前后白蛇传》中。这部书是翻作自弹词的,前传源于陈遇乾的《义妖白蛇传》,后传尚未查到是源于何本,但根据作者的前言来判断,也应出自弹词本无误,只是有些弹词本如今很难得一观,例如比陈遇乾本更早的《新编东调白蛇传》之类的,所以暂时无解。虽然在口述民间传说中也见到过类似情节,但是因为它和《寓言讽世前后白蛇传》实在太过趋近,而采集时间又晚于梦花馆主的成书时间,因此,很难判断他们是谁影响了谁。但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姑且可以认为胡媚娘这个形象起源于江南民间传说和弹词吧。但是由于目前可见的完整故事文本只有梦花馆主的《寓言讽世前后白蛇传》,颇有点“孤本”的味道,所以,还是只能以它为基础,进行分析。
梦花馆主的《寓言讽世前后白蛇传》中的《后白蛇传》部分,第一回就引出了了胡媚娘这个人物——白娘子与小青脱难后,去拜见佛祖,佛祖命二人下凡与许仙重续俗缘,并交代:“你的丈夫,不就便有一难,要被狐精迷恋。他也有百日姻缘,此乃前生注定。日后还有陷害万万生灵一事……但他也是千年修炼,非比寻常,切勿伤他性命……”这算是一个引子,犹如《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笑声一样,在人物尚未出场时,便已经让人对其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胡媚娘出场的段落是这样描写的——
那妖精自称姓胡,小字媚娘,本是昆仑山上的狐精,修炼千年,能变人形,现在隐居浙江绍兴府前蒋宅花园中。有几间空屋无人居住,十分清静幽雅,他就在内安神修养。只有静极思动,尚未脱妖怪本来面目,想要采取男子精华。又须得一俊俏才郎,兼有德行的人,方能如愿。此念一起,时常外出走动。竟没有可意人儿,因此心中日夜愁闷。那天打扮得花容月貌,对镜直照,自然动人。梳妆方毕,又换衣裙。真可称得天姿国色,盖世无双。
——可见,胡媚娘作为一只狐狸精,其本质还是恶性的,她自负美貌,意欲采集男子精华,所以,才有了与许仙的一段纠葛。在这里,可以说弹词原作者在创造故事的时候依然是写实的,就是仕女不便独自出行,必须有丫鬟作伴(这就是为什么白娘子身边必须有小青),所以,胡媚娘点化了一只青蛙做丫鬟,二人同去杭州。
其实胡媚娘对白娘子还是很仰慕的——她到了杭州,见到雷峰塔,还触景生情落了泪:“想起从前白娘娘道术高神,能够千般变化,尚不免被法海的金钵罩住,现出原身,镇压在雷峰塔下,受尽寂寞凄凉之苦,怎不令人伤心。”她也对青蛙精说了自己“采阳”的原因:“我自恨前生未曾修到,今日变了一个女子。想我有甚本领,倘若一朝被害,死无葬身之地了。每每念及,毛骨悚然。止望飞升仙界,得成正果。却因元神未足,少用功夫,只有采阴补阳,信重旁门之术,或可成功。”——小说中的胡媚娘,还是一心要成仙的,她的初念并不坏,只是行为实在不地道,可以说,她的形象还是一个比较地道的妖精。
当胡媚娘和青蛙精在杭州城里遇到了许仙后,因为许仙“是佛门弟子转世,根基甚厚,得能采取他的元神,我就可以飞升仙界了”。所以,二妖变化为白娘子与小青去见许仙。总还是许仙对白娘子不能忘情,兼佛祖也说过二人有百日情缘,所以成了好事。当然,最终是因为真正的白娘子和小青回归家中,才将媚娘赶走。不过这一赶,也费了白青二人很多心神的,可见胡媚娘确实厉害。
被赶走的媚娘和青蛙精到山里,与蜈蚣精携手,危害人间。这个蜈蚣精也要特别说一下,依据《后传》中的叙述,跟《前传》中的茅山道士大有渊源,并且在白娘子生产前与茅山道士一起戕害过白娘子的。当然,这些妖孽作乱的,后来被白娘子和小青领兵平息了,胡媚娘由法海带去镇压,并许她“只要你潜修静养,一念不生,须看黄河水底见天,四十年后,方许出头,待老生引你上西天去”——可见,胡媚娘的结局其实就是白娘子的翻版,她还是很有福气的。
以上便是传统文本中的胡媚娘形象。到了《新白》中的胡媚娘形象,我们还应该先从贡敏先生的剧本大纲说起。因为剧本大纲看不到,所以,只能以老先生认可的根据剧本大纲改编的电视小说来推断。
电视小说中,胡媚娘是在第二十一章出现的,此时许仕林已经长大,并且知晓了自己并非许娇容夫妇的亲生儿子,但还不晓得自己父母的真实身份。胡媚娘的身份,基本上沿袭了《后传》中的路子,设定为昆仑山上修炼千年的狐狸精,但她的丫鬟却不再是青蛙精,而与胡媚娘一样是狐狸精。然而,与《后传》中的胡媚娘不同的是,这里的胡媚娘是个十恶不赦的妖精,她并无成仙之念,只是戕害男青年,享受他们的鲜血。较之《后传》更加恶劣的是,电视小说中的胡媚娘不但意图勾引许仙,甚至还妄图残害许仕林,真是把许氏两父子都坑到了。她们去勾引许仙时,因为许仙是心中只有白素贞的“情僧”,所以胡媚娘尽管故作媚态,但依然没有成功,反而给了许仙一次在法海面前表白自己对娘子深情的机会。
其后,胡媚娘又变作碧莲的模样,去勾引仕林,幸亏被出山的小青发现,变成仕林模样,化解了一次危机。但是这里也交代了,小青和胡媚娘的功力不相上下,小青只能暂时赶走她,却不能彻底收服她。后来,仕林在赶考途中,胡媚娘又一次前去相害,幸亏白娘子脱塔赶来相救,才使得仕林免于一死。白娘子将两妖扭送官府,照顾仕林恢复,但是却硬下心肠没有与儿子对面相见,但因此,她遭到了“永不能出世”的惩罚,直到观音菩萨动用法术,才得以脱困,这是后话。不过,这两妖在和白娘子对战的过程中,也将白娘子的秘密说破,即她虽然是以报恩为名义与许仙结为夫妻,却是因为放不下七情六欲才难舍人间。我觉得,这一点破,其实也成就了这个故事的中心——人间美好只因有情,所以才能使白娘子留恋。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知道,至少在原剧本大纲中,胡媚娘形象还是延续了《后传》中的情况,而且还加重了其恶性,使之成了后半部最大的反面人物,与我们今天在剧中所见到的胡媚娘可谓天差地别。
胡媚娘形象发生质变,应该是在《新白》拍摄期间,由方桂兰主笔期间……此版本一出,颠覆了之前胡媚娘妖异恶毒的形象,使这个女妖转化成了另一个白娘子,同时,也赋予了她一段与白娘子之子许仕林之间的真挚爱情……我疑心这个胡媚娘形象就是为赵雅芝量身打造的,而她出现的原因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加戏”——由于收视率好,制片方决定延长剧集。基于延长剧集同时又要保证收视率的需要,原来的收视法宝——赵雅芝和叶童——不能丢,但此时白娘子已经被困雷峰塔,许仙也已经出家,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塑造一对情侣,让他们去继续演绎“类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基于这个理由,赵版胡媚娘和叶版许仕林便油然而生了。因为赵雅芝在上半部中完美的白娘子形象,不可能让她在下半部中演出一个相貌与白娘子相同而作为却完全相反的人物,所以,胡媚娘的人物设定就必须要进行彻底的改动,让她能够与上半部中白娘子的完美不致出入太大。至于制作方表示,因为台湾找不到狐狸(这个说法其实挺烂的,难道动物园里面都木有狐狸么?当然如果动物园的狐狸是保育动物,不能借出来拍戏神马的,那另当别论),所以才把胡媚娘和采因改写为兔子之类的理由,笑笑即可,我觉得从编剧方面考虑,狐狸精形象显然与原本的白娘子给人的印象出入极大,而且传统意向中的狐狸精总是坏人;反之,柔弱可人的兔子,不但在形象上更接近于白娘子的感觉,而且兔子给人一种纯洁无害的印象,也更符合胡媚娘发生质变以后的形象。所以,将胡媚娘从狐狸精改为兔子精的设定,既是偶然但也可以说是必然的。
那么胡媚娘在原剧本大纲中所承担的角色任务要怎么办呢?方编剧很聪明,她从《白蛇后传》中找到了“蜈蚣大王”这么一个人物,将他加工成了金钹大王,用来代替原剧本大纲中胡媚娘“后半部头号反派”的角色任务。
由于后半部的编剧转换凌乱,使得胡媚娘和采因常常会有一些前后不一致的言语,比如她二人是否知道许仕林的亲生父母是什么人。再比如第41集在媚娘在得知仕林金山寺寻父后,很仓惶地说了句“找许仙”,这句台词其实很突兀,因为从头到尾都没有交代过媚娘知道仕林的父亲叫许仙,而且媚娘为什么对许仙这么敏感?结合原剧本大纲中有一段媚娘勾引许仙不成的段落,会不会是编剧受此影响呢?但这一段情节似乎是出自何冀平笔下,她又不太像是会受到剧本大纲限制的人,真是想不明白啊……
总之胡媚娘这个形象确实是早已有之,而她变成我们现在在《新白》中见到的样子,则确实是电视剧“拖戏”的结果……当然,一方面“拖戏”造成了很多剧情上的漏洞和失误,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感谢台视“拖戏”的决定,如如若不然,又何来今日这经过转化后,同样倾倒众生的赵版胡媚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