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成都商报记者博客
成都商报记者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370
  • 关注人气:38,0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家有女初长成——成都商报记者专访周褐褐

(2011-01-20 16:20:34)
标签:

周春芽

日本

成都商报

大都会博物馆

时装展

杂谈

分类: 杂谈

作者:成都商报记者乔雪阳

 

    去年,著名艺术家周春芽的爱女周褐褐从东京文化服装学院毕业,回到了成都。在这所培养了三宅一生、山本耀司、高田贤三等日本设计大腕的学校里,周褐褐的表现可谓出类拔萃:她是学校的留学生会会长,在东京著名的Pangea展示厅举行了自己的服装设计个展,还获得了学校毕业展的一等大奖。
    然而,毕业后的周褐褐最终拒绝了众多工作邀约,选择回到国内,立志为振兴中国的本土时装设计出一份力。成都商报记者日前获悉:经过精心准备,周褐褐将于今年3月底或4月初举办自己回国后的首个时装展。昨天下午,在周春芽位于三圣乡荷塘月色的工作室里,成都商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周褐褐。   

 
李云迪的同班同学,不爱钢琴爱设计
    说起爱女周褐褐,周春芽眼中涌出浓浓的父爱。生于1981年的褐褐,算是“艺二代”中较早成长起来的,像张晓刚、方力钧等人的孩子都还小。小时候褐褐曾跟母亲去德国生活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回到了周春芽的身边。女儿回到成都后,周春芽将她送进川音附中,本想让她学钢琴。“她和李云迪是同班同学。”周春芽笑着说,“但她不喜欢钢琴,主要是小时候的基本功没打好,到德国那几年也没好好练过。”    中学毕业后的褐褐考入了父亲的母校、四川美术学院,学习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成绩优秀的褐褐确定了自己的志向:学习时装设计。说起女儿的这个选择,周春芽十分自豪:“她跟我说过不止一次,中国这么大,经济发展得又这么快,为什么我们没有自己的大牌设计师?她的志向就是去填补这个空白。”
    出现在成都商报记者面前的周褐褐清秀又时尚,造型带着几分日系风格,一头赭红色秀发被素净的白色棉衬衫和黑色天鹅绒外套衬托得格外鲜亮。但在交谈中你却能分明感到:她是个做事非常认真、且性格内向的女孩。周褐褐告诉记者,自己2010年3月毕业后,5月回到了国内,“6月去上海参加我爸的回顾展,然后就基本上都宅在家里,做设计、缝衣服。”
    褐褐从日本回来时托运的十几件行李中,最受她珍视的就是那两大箱面料和十几套立体剪裁的精致时装。“回来后我已经又做了四五套,但是还需要这么多,才够举办一次展览。”褐褐的计划是在北京、上海以及成都巡展。这种展览不是我们平时常见的T台走秀,而是纯艺术的服装静态展示,类似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的历史时装展。
 
10平米小屋里,闯出自己的天地
    2005年,褐褐来到东京,先学了一年的日语,然后正式进入东京文化服装学院,开始追求自己的设计之梦。在东京这样寸土存金的地方,居住面积十分有限,褐褐没有因为自己的父亲是著名艺术家、经济状况良好便过得大手大脚。虽然为了有独立的环境做设计,褐褐自己租房住,但为了省钱,她租住的房子在东京的一片墓地旁,房租合人民币大约2000多元,面积则只有10平米多点,刚够放下一张床和一个缝纫机。“我没有那些忌讳,环境安静的,而且那可不是一般人的墓地,而是德川家康的墓地呢。”褐褐笑着说。
    虽然不喜欢钢琴,但褐褐却很喜欢音乐,最迷的是日本特有的、唯美华丽的“视觉系音乐”——“差不多就是日本的摇滚乐和金属乐吧,旋律和意境我都非常喜欢。”然而,与此同时她也非常懂得鉴赏欧洲的古典音乐。“如果你不了解古典音乐的背景,就无法理解视觉系音乐的魅力在哪里。”
    正是这些音乐,而非我们事先想象的美术,给了褐褐最多的设计灵感,她甚至将音乐称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令褐褐感到欣喜的是,这些灵感和设计,加上她的刻苦努力,终究赢得了业界认可:她的设计入选东京一年一度的Pangea展览,有自己专门的展厅展示时装;著名的《装苑》杂志刊登了她的专访和介绍;日本NHK电视台也为她制作了5分钟的专题节目介绍,这个名为“Tokyo Kawai”的时尚栏目收视率极高。
    “我后来才慢慢发现,很多事情都有关联。你一方面做得好还不够,方方面面都要出类拔萃,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褐褐深有感触地说。最令她自豪的则是:所有这些成绩,都是她完全依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自学雕塑,用“外星人”的骨骼当衣架
    同样,这次仍在准备中的时装展,除去自己设计时装之外,褐褐还将包办所有的场地背景设计。另外还有一大亮点,便是那些展示时装的“衣架子”——不是真人模特也不是假人模特,而是——外星人模特!
    原来除去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褐褐还是个科幻迷,喜欢超现实的主题。“我相信外星人是存在的。”她淡定地讲下去,“而且我想像中的外星人是有年龄的。科幻电影里的外星人好像都没有年龄,皮肤紧绷光亮。可是我想宇宙和地球都有年龄,外星人为什么没有年龄呢?我不喜欢没有阅历的东西,我喜欢沧桑感。”
    于是,褐褐决定:制作一批模拟外星人骨架的玻璃钢雕塑,加上一些外星人半身像,作为这次展览的“模特”。她给这些外星人的年龄设置在相当于地球人的35~40岁之间。“我以前没有专门学过雕塑,回成都后正在跟着老师现学现做。”她指着电脑上一张“骨骼雕塑”的照片给成都商报记者看,完全不像初学者的手艺。“可能和我做立体裁剪有关吧,上手比较快。而且我相信只要你一心一意拼命去做,就一定做得出来。”因为褐褐说,在日本做这些,从来不会有人帮忙,“所有人都是一样,必须靠自己,你自己做不出来,就只能失败。”
    褐褐告诉记者,自己在日本的学习算是成功的,也可以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是她也坦承,长大成人后她一直都顶着巨大的压力,而且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我很欣赏我爸爸,我觉得他是天才,我达不到我爸的水平。但是没办法,我是他的女儿,人家看我的东西一定会更挑剔。而我不愿意让人家看到我的作品后说:哦,很一般嘛。所以一般人的努力对于我来说是不够的。我既然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比别人多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好好利用自己的资源呢?
 
更多精彩博文请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