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有人好办事!”我不知道这句话最早是谁说的,但我知道这句话已经几乎成为了很多中国人高度认同的“金科玉律”。所以,当多哈传来张吉龙竞选国际足联执委失败的消息时,很多人都是一声叹息,然后感慨我们失去了“朝中有人”的大好机会。
我知道遇到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去责怪谁,因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中国足球惟一一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其实就是拜张吉龙关于“抽签方案”的巧妙设计。基于这样的“美好记忆”,于是人们便自然而然地希望通过张吉龙的“高就”再次带给中国足球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所以对于张吉龙落选的消息,很多人一时之间都感到有些难以接受。
问题是,我们有什么条件或者理由保证张吉龙必然能够竞选获胜的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很多人会说,张吉龙在亚足联及国际足联人脉很广,这是他最大的资本。这话要是5年多前说也许没有什么问题,现在说却不能不算是一个问题。原因很简单,早在2005年张吉龙便已经被调至奥组委了。为什么要调?原因很简单,时任足协掌门人的谢亚龙要“清理门户”,于是张吉龙看上去是“升迁”,实际上是被“扫地出门”了。既然已经被“赶走了”,张吉龙接下来不再过问足球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于是,在隔了这么久之后重新回到亚足联“权力层”,张吉龙不再拥有当年的“神勇”自然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其次,抛开张吉龙本人的情况不说,以中国足协在过去这一年多时间内所发生的事情,代表中国足协出去参加竞选的任何人落败可以说都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事情——中国足协的连续两人掌门人都“进去了”,要想让人对于中国足协没有“看法”,那倒反而是不正常了。至于中国队在亚洲足坛的整体表现,也同样没有理由让别人如何去“待见”你。
我在想,张吉龙竞选失利,看上去是一个“坏事情”,但说不定也可以成为一件“好事情”。原因很简单,既然张吉龙的竞选在很多人眼中是奔着“朝中有人”而去的,那么他一旦如愿当选,便免不了有人“七想八想”的,将中国足球的希望再次寄托在了“朝中有人”之上,倒反而并不利于中国足球的真正发展。而现在,在已经知道“朝中无人”之后,中国足球倒反而不必再去想那些“旁门左道”的问题,因为想了也没用,于是干脆静下心来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果如是,岂不是“坏事”变成了“好事”?
当然,对于最近几年连续举办了奥运会与亚运会的中国体育来说,也许无法接受张吉龙竞选失利的现实,因为我们似乎已经顺利惯了,领先惯了。但请不要忘记,不论是基于何种理由或原因,中国足球的“江湖地位”都是很难拿出来“显摆”的,不是别人歧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确实不争气。所以,面对张吉龙的竞选落败,我们应该学会坦然接受,因为就像张吉龙本人所说的那样:这是很自然的结果。但退一步说,如果中国足球有朝一日真的搞上去了,不要说竞选国际足联的执委,甚至更高的位置,我们也有可能得到,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在足球界同样适用……
更多精彩博文请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