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杨德贵重庆成都商报盆子表演杂谈 |
作者:成都商报记者陈东
■会遁术,凭意念把钱转移到水盆中———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杨德贵现在的名气和势头,不亚于李一和张悟本。
■不过在浙江师范大学邵邻相教授的实验室里,杨德贵却不能证明他的遁术。同时,重庆魔术师尚正义表演出了和杨德贵相同的魔术。四川隆昌已退出“江湖”的周师傅更是直接点破———杨德贵的秘密,就藏在盆子底……
■成都商报记者历时半月辗转云南、浙江、重庆、隆昌等地,为您揭穿“遁术大师”杨德贵的骗人把戏。
第一部分 记者直击
看完表演
还把妻儿喊来与“大师”合影
11月15日下午4点左右,昆明官渡区某投资集团。一身酒味的杨德贵一出现,满满一屋子人纷纷起立打招呼:“杨大师,你来啦?”有人从电梯走出来,自称来自某省商会,专程过来看遁术表演。
过了一会,一名男子跑过来说:杨大师要在董事长办公室表演,每次只能进去10个人。来到董事长办公室,大门紧闭。从屋里出来的人说,杨大师在发功,等会通知大家进去。过了一分钟的样子,门开了。杨德贵先让一个人把手伸进盆子,然后念念有词:“师傅显灵,大家开心。”然后起身让大家检查桌子四周有没东西,布里面有没东西,并让大家把自己身上的所有东西摸完后,开始脱衣服。一些持怀疑态度的人很认真地检查起房间里的情况,专心地看着杨德贵脱衣服的动作。成都商报记者注意到,此时并没有人把盆子端起来检查。
表演开始了,杨德贵让参观者把手伸进盆子,自己的手也伸了进去。杨德贵开始问参观者的年龄,让人找来报纸盖住,还要了一串钥匙放进盆子里,此前一些持怀疑态度的人目光也不再专注。杨德贵用右手把盆子端了起来,向地上倒了一些水。成都商报记者注意到,此时杨德贵的左手仍在布里,而且有明显的动静。
盆子再次放了回去,被报纸和布遮得严严实实的。过了一会,参观者从水里摸到了两张百元钞票……现场不时会响起热烈的掌声,而混在人群中的经纪人老冉,不时向大家介绍:“杨大师以前还遁过酒瓶子、黄鳝出来,还有国家的机密文件……”“杨大师的师傅是湖北一个高人,白头发白眉毛红眼睛,他还会穿墙术……”
这场表演持续了一个多小时,40来名参观者从水中捞出了3万多元。中途,杨德贵称“过度用功需要休息”,曾两度离开房间。表演结束后,有人专门把家里的妻儿叫来,与杨德贵一起合影留念。
全国“巡演”
邀请者多为老板
头两天,杨德贵才到云南曲靖市进行了表演。成都商报记者见到杨德贵及其经纪人,是在昆明官渡区一家商务酒店。房间里,浓烈的酒味和臭袜子味混合在一起。杨德贵的电话响个不停,刚说上两句就说:“有个记者在我这里……”成都商报记者共帮他接了5个电话,得知有三人是邀请他去表演,分别来自重庆、成都和北京,三人均为公司负责人。有一人是电视台记者,希望对他进行采访。还有一人自称是中华什么人体研究中心的,想给杨德贵颁发一个证书,需要杨支付1200元钱。
一位自称是云南某大学退休教授的老者前来宾馆接他去表演,杨德贵红着脖子在电梯里挽着他的手唱着:“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严重跑调,引来其他人诧异的目光。老者对成都商报记者说,有特异功能的大师,很多都像小孩一样。出了电梯,杨德贵大摇大摆朝等候在此的豪华轿车走去,直接把安全带套在了头上……
在成都商报记者与杨德贵接触的10多天时间里,邀请他表演的电话就没停歇过,杨德贵生气地说:“昨天才充的100块钱话费,今天就打完了。”在电话中,杨德贵总是忽左忽右:“X总啊?最近不行,成都的Y总要看我表演,现在都还有记者在我这里……”一位电视台的记者曾打算花重金邀请他去表演,房间和道具由电视台提供,杨穿球服进去表演,给他做全程直播。杨想了想后回复:“算了,我还是想低调点,太出名了不好。”
邀请杨德贵者除了老板和记者外,还有部分官员———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真相30分》记者前往万州采访的时候,就亲眼看到杨德贵被当地的政府工作人员接走表演。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是国内一些人体功能研究的爱好者,比如浙江师范大学的教授邵邻相。虽然杨德贵此前宣称去过欧美多国表演,但都无从证实。唯一可以证实的是,国外一家演出机构正邀请他前往国外表演,目前还在等签证。
徒弟众多
花了几万啥没学到
除了全国“巡演”外,杨德贵的徒弟众多。
“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科研机构,不过是一些个人组织或民间协会,他说的那些实验,根本无法考证。”冯先生说,前段时间,他前往湖北荆州,试图寻访杨德贵口中的师傅———朱元高。总共花了9天时间,想了很多办法,根本没有找到此人。
“用教徒弟的名义到处骗人。”冯先生称,想学艺交费少则两三万,多则数十万。找杨德贵学习遁术的包括待业青年及一些官员,万州一个退休教师花了3万多,什么都没有学到。虽然杨德贵声称,一个韩国的徒弟学到了他的本领,但根本无法考证。
第二部分 各方揭秘
浙师大教授:
不能通过实验证明是遁术
11月16日,以前一直简称杨德贵“是真实的,是真功夫。”的浙师大教授邵邻相,邀请杨德贵来浙江进行试验。成都商报记者亲历了第二次试验。11月18日下午3点左右,地点在浙师大化学与生命科学院生物细胞实验室。与以前的道具不同的是,邵教授提供的盆子被笼罩了一个双层透明塑料布,并在塑料布上连接了两双橡胶手套,杨德贵必须戴着橡胶手套进行操作。在操作前后,邵邻相和他带的研究生们,认真地对每种物品进行了计重。成都商报记者注意到,盆子放进塑料布后,另一头并没有密封,仍可以抬起盆底。
此次实验,杨德贵顺利地“变”出了4000多元。杨德贵似乎对这次表演还算满意:“感觉不错,只是空间封闭,感觉到了强烈的磁场。”但是邵邻相却面色凝重:“今天是失败的。”成都商报记者问为何失败,邵邻相称:“不用讲了,反正失败。”
不过,成都商报记者此前安放在实验室的摄像机却记录到了以下场景:开始表演前,杨德贵趁邵邻相不注意时,悄悄挪动了对准盆子的摄像机。中途杨德贵把邵邻相支出了实验室,然后把塑料布中的盆子抬了起来。此时,他发现了记者另外布置的摄像机,随后用衣服把摄像机镜头挡住……
11月19日,邵邻相再次对杨德贵做了实验。“杨德贵今天通过表演变出了8000多元。但做实验,还是失败了。”当晚,邵邻相致电成都商报记者称。但就这组实验来看,他现在还不会给杨德贵的表演下一个最终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杨德贵此次的实验,不能证明他是遁术。”邵邻相教授称。
重庆魔术师:
就是魔术,我也可以表演
11月7日,重庆璧山一家饭馆内,成都商报记者见证了重庆魔术师尚正义用与杨德贵同样的道具,只花了几分钟时间,从水盆里“变”出了2205元零2角。尚正义称:“我这个不是什么法术,就是很简单的魔术,利用了障眼法而已。”
经过成都商报记者调查,尚正义为重庆的知名房地产开发商,练习魔术多年,在今年国庆获得了川渝魔术大赛的金牌。“他居然用这样的方式装神弄鬼愚弄大家,而且还坚决不承认这是魔术,所以这次我决定在公众面前原样复制他的小把戏。”尚正义称,之前他专程驾车前往杨的家中请他表演,只用了几分钟,他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尚正义称,杨德贵表演这个小把戏挣钱吃饭无可厚非,但千万不能把它披上迷信的色彩。
四川周师傅:
钱就藏在盆底 我曾用此跑江湖
就在“遁术大师”被炒得沸沸扬扬之时,一位读者打进成都商报热线称:“我此前也见过有人会同样手段。”经过辗转寻找,成都商报记者在四川隆昌县的农村,找到了这位曾经以跑江湖为生周师傅。成都商报记者向周师傅播放了杨德贵的视频后,他承认,他此前也运用过同样的招数。
对于杨德贵在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的成名表演,周师傅称:“你发现没有?他(杨德贵)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就在关门期间,他已经把钱放到了盆子底下!”虽然央视记者和其他人走进屋里后,对桌布和杨德贵身上进行了详细检查,也有人看了水盆里什么东西都没有。但大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盆子下面是否有东西!
对于网上杨德贵其他表演的视频,周师傅称,这些视频几乎是从他表演开始才拍摄的,并没涉及他独自呆在房间的部分。事实上,在表演之前,杨德贵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使自己一个人呆在屋里,悄悄把钱放进了盆子下面。
“钱不是变出来的,是杨德贵用手放进去的。”周师傅说,杨德贵用布和报纸把盆子盖住以后,开始要钥匙、问这问那的,只是为了转移大家的注意力。然后再找机会慢慢地把钱从盆子下面转移到毛巾里,最后分批转移至盆子里。虽然杨德贵经常可以变出几万元来,盆子下面藏不了那么多钱,但他中途可以声称自己功力用尽需要休息。这时大家的防备心已经很弱,他再找机会把此前藏在某个地方的钱放到帕子下面,最后转移至盆子里。
“我以前也用过这个招数,是向以前跑江湖卖艺的人学的,不过把这个招数用来算命。”已经退出“江湖”的周师傅坦言,他以前利用这个招数,除了“变”钱以外,还会“变”一些其他东西。“这些和水盆变钱一样不是法术,是动了手脚的。”周师傅解释说。
“遁术大师”成名史
重庆万州人杨德贵现年47岁。据悉,杨的父母去世很早,他和大哥相依为命,生活艰难,到处学艺。因会“水中捞钱”的功夫,他在当地小有名气。
2009年,杨德贵的“逃遁术”进入万州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归为“魔术类”。
2010年4月3日,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栏目导演及工作人员找到杨德贵位于重庆万州的家,邀请杨德贵在电视摄影机前表演变钱技法。
2010年10月16日,这位万州奇人受邀到重庆某酒店,当着数十位市民的面表演了50分钟内捞出近3万元人民币。主办方重庆某网站当众宣称,即日起悬赏10万元向全球征集答案破解该谜团。此事经报道后,被国内外多家知名网站转载,引起强烈反响。
2010年10月18日,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院邵邻相教授在《重庆商报》上表示,他认为杨德贵的表演“是真实的,是真功夫”,是后天苦练出来的,不是魔术,“目前科学还无法做出明确的解释”。
随后,大量媒体跟进采访,杨德贵也在网络上走红。杨德贵声称:“我表演的不是魔术,是遁术。”据他的解释,遁术就是凭借意念,把物品从其他地方通过非物理渠道直接变过来。
专访司马南
为何“大师”层出不穷?
司马南:媒体和名人别成了“托”
成都商报:您对杨德贵有无了解?
司马南:我之前就只看过一段他的视频,还是记者拿着让我看的。从职业魔术演员的角度来说,他的表演太业余了,居然还有人信,我觉得很奇怪。
成都商报:如何看待杨德贵及他的遁术?
司马南:一个人通过非物理的方式,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无中生有,或者改变它的空间位置,目前是做不到的。而这个人要想证明他所做到的不是魔术,而是魔术以外的物理手段的话,需要用严肃的科学实验来证明,而不是通过表演来证明。假如这个人表演的本质是魔术,他却声称不是魔术,这最多涉及吹牛、撒谎、为人不诚实。如果他在此基础上又去骗钱,就给社会带来危害了,应当由有关方面出来管一管。
成都商报:从此前的胡万林、李之涣,再到前段时间的张悟本和李一,现在是杨德贵。为何“大师”层出不穷?
司马南:首先是认识上的原因,人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在认识上会有一个距离。比如说,如果它是个科学事实,就应当接受科学的检验,表演不能证明特异功能,但要让普通老百姓认识到这一规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些表演者通常比较狡猾,很善于利用人们的心理。比如说人们的心里都认为“眼见为实”,眼见怎么能为实呢?或者说有的领导相信了,我不应该相信吗?听说有的大腕明星都信了,我是不是也应该信呢。很多人都信了,我是不是也应该信呢?这些都是人们认识的误区。
成都商报:该如何杜绝下一个“大师”的出现?
司马南:媒体首先要把这些报道出来,发现漏洞就要揭露出来。但是很多媒体,很多名人,很多领导不谨慎,反倒给这些人做了托儿,这是很可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