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都商报记者祝迅
印象里,中国男篮除了去年亚锦赛尴尬输给伊朗队,并且在赛后爆出“偷笑门”以前,几乎不在国人嫌弃和谩骂的范围内。因为大家都关注足球去了,一边看足球,一边骂足球,到现在揭足协的老底,可以算是弄到底了。篮球呢?以前战绩不行吧,好歹称雄亚洲,姚明在的时候还能争个奥运第八,总比足球那世界第76名的最好成绩强太多。
可是,足球那边刚闹完,篮球这边就挺不住了。前些日子,女篮刚刚取得了世锦赛13名的“优良”战绩,隋菲菲等老将退役,处于新老更替的女篮着实让国人有些害臊加不好意思。虽说男篮在世锦赛上无厘头的神奇晋级,但也难以掩盖只有一场胜利的尴尬局面。但是国人还是给予了男篮极大的谅解,各大媒体对于男篮队员在世锦赛上敢打敢拼的劲是赞不绝口,说男篮小伙子们打的有血性,就好像是得了世锦赛冠军一样不害臊。
历史多次证明,话是不能说的前头的。
刚说“有血性”没几天,男篮群殴的事情就在神奇般的发生了。从央视公布的视频来看,我没看出男篮队员有什么血性,就是脾气渐长,一个一个技术没看见多牛逼,倒是都听趾高气昂,仿佛在说“这是我家地盘,你们一群外国人少在这欺负人。”
公里公道的说,刚开场的时候,巴西队员的挡拆对张庆鹏造成的冲撞是动作有点大,不吹犯规是裁判有点问题。但是邓华德发锤子羊癫疯,至于为了一个冲撞领两个技术犯规么?他兴奋什么?是在拿自己发火鼓励球员么?这才刚开始十几秒啊,也没到时候啊。也就是咱们国家好说话,商量商量还能把第二个技术犯规转个领队,看到这一幕我差点没笑出来。
紧接着,丁锦辉和郭艾伦阻挡犯规,总有点对着裁判故意找茬,怎么地吧?我也这么大动作挡拆了,你吹不吹我吧?丁锦辉在肢体接触上是个狠角色,永远忘不了丁锦辉当初接受采访时候的名言,“不就打球么?”。后来中国男篮进攻的时候,篮下争抢篮板,朱芳雨篮下被切下来,陷入争抢,一片混乱,就看见朱芳雨一个人跑到边上,对着人家巴西球员就是个绊马索+架肘子,这哥们就飞出去了。随后巴西球员冲上来,中国球员冲上来,全场陷入混账,正当巴西球员要退场的时候,朱芳雨又拉着一位巴西球员,从背后给了人家几拳,还是跳起来蹦高打的,裁判拉都拉不住,这位巴西球员没还手,朱芳雨还是给了一拳在头部。。。。。。。。
有血性就是会打架么?篮球这门竞技体育已经从当初的注重技术,到现在强调全面身体接触,有摩擦是正常的,但是不是国际比赛、身体摩擦都跟国仇家恨联系起来。我们所有人看老外还是一个打心眼里的“蛮夷”情节,看什么国际比赛,中国队输了,总感觉中国队受欺负了。这场群殴,所有身着黑色球衣的队员一拥而上,再加上主场球迷山呼海啸,一股脑的差点就告诉巴西队什么叫“全线歼灭”了。
还记得,以前国家队队长刘炜在上海队的打人事件么?刘炜感觉在场上受欺负了,带着几个上海队队员,赛后围着云南队的外援,一顿打,边打还边说,“在中国的地盘,你还敢欺负中国人?让你再欺负中国人!”
其实,中国男篮打架不是一次两次,2001年的亚锦赛,中国队对黎巴嫩队,也是因为一个人和对方的摩擦,中国队员踢了人际一脚,场面顿时混乱了起来。黎巴嫩队员本来已经准备退场,这时纷纷跑上去,中国队员们也不甘示弱,刘玉栋还因为一拳打倒了黎巴嫩队的队员而名声大噪。
2005年,斯杯上,中国男篮和波多黎各打架,最终14人遭到重罚。当时的领队阿的江后来还代表男篮全体成员,专门向全国球迷宣读《致歉信》。小规模的打架就不说了。
我们的篮球队员一般都是从小当学生时候的“特长生”,重体育训练,轻视文化教育。这可能是一方面原因,可是,我们的队员哪来的这么大脾气?打外国人的时候抱着一种怎样的心态?对待篮球,对待自己从事的专业有没有一种体育的专业精神?为什么会出现“偷笑”和打架以及车震之类的事件?归根结底是篮球技术不行,不能靠自己的实力真正使对手臣服。所以,男篮群殴背后是带着民族情感的体育竞技心态,根结是缺乏体育竞技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技术。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