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专访车界“大腕”——黄建国

标签:
黄建国成都商报千里马阅兵式红楼梦杂谈 |
作者:成都商报记者王越
谁叫爸妈取名叫“建国”? (这个题目是黄建国自己取的)
黄建国,建国汽车董事长。10月4日,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他坦言,自己很后悔取了“建国”这个名字,先是自己取名作“建国”,又把公司的名字也取作“建国”,犯了两个错误。
“就是因为‘建国’这个名字把自己做得很累。”黄建国回忆说,1965年1月27号,他出生于眉山。取“建国”这个名字,他父亲的想法很简单,名字大气一些,以后孩子能做出些大事情。也正如他父亲希望的那样,他开始做些小生意,一间小门面卖百货,慢慢地,一间变成两间,小门面发展成大商场。后来看到汽车市场的前景,他决定转行卖汽车,就成立了建国汽车。取名“建国”,他的想法也很简单,“企业没钱,也没人的时候,就是想把自己弄出名。”
背负着名字带来的责任和使命,他拼命地做事情,工作成为了习惯,有时候出去玩一天心里都发慌,觉得自己把时间浪费了。每天8点半上班,处理日常的事务,见见客户,秘书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晚上七八点才能下班。这样整天忙于事业,他“实在是幸苦”。对家里人也有不少愧疚,平时都很难有时间和家人一起吃个饭。早上上班,孩子已经上学去了,晚上回来,孩子已经睡了。他的父亲有一次问他,为什么要搞得这么辛苦,这么忙?黄建国反问说,谁叫你给我取这个“建国”的名字。“建国”这个名字,让争强好胜变成一种强迫症,必须要比别人做的更好。“自己对自己要求太严格了,”他举例说,他今天穿了一身休闲装,但他平时他都是穿西装打领带的,“我也不愿意穿,”他规定公司员工必须穿正装上班,他“必须以身作则”。
在黄建国的记忆里,他的国庆节总是与工作分不开。99年,国庆50周年,他专程到北京去看阅兵式。凌晨4点就起床,坐公交车到天安门广场,排队,入场,看升旗仪式。阅兵式展出很多新式的武器,国家强大了,他感到无比自豪。同时,阅兵式的整齐划一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忽然想到,一个企业一定要大气,有气势,于是,他就把升旗仪式和阅兵“照搬”过来,用来规范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去年国庆,他也没有像其他老总一样,外出旅游,而是买了数十张企业管理类的光碟,将自己关在家里,钻研了8天。今年国庆7天长假,总算能自己安排一下时间了,他却还是以工作为主。国庆前三天,他分别去考察了建国汽车在泸州、眉山以及南充的新园区,到工地上看看,跟值班的员工吃吃饭,商议一下园区未来的规划。
一直在认真地做事,黄建国说他不是个有趣的人,因为他根本不参与有趣的事。他不会打麻将,打半个小时麻将,他觉得比上一天班还累。4号上午,他和朋友一行,开车经过成都海洋世界,朋友说海洋世界很好玩,建议进去看看,他却没兴趣,把朋友带去看房。他不是要买房,只是想看看开发商的样板房怎么装修,怎么布置,他都想要学习借鉴。
黄建国说,他就是想做有些意义的事,把他的企业做大做强,做成一家“百年老店”。他形容说,百年之后,别人提到他的公司,说这个公司还可以,他就满足了。创办建国汽车,他开始是想让自己过得好些,企业发展了,他想的又是让员工过得好些,再做大了以后,他开始意识到,这个企业是大家的,也是社会的,“挣再多的钱,反正也是社会的”。他所做的一切,都已经在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了。
这次国庆节外出考察,他把妻子和儿女都带上了,边走边看,相当于一家人的一次自驾旅行。黄建国说,国庆假期剩下的几天,他还打算和家人一起,去地震灾区看看,从都江堰,到汶川、北川一线,他想去灾区当地了解一下,看以后能不能在那里为灾区人民做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