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凌晨12点,我躺在床上,冥想,四周一片漆黑。“I See
U。”我的右侧在这时泛起了一丝亮光,我的手机适时地响了,一条短信进来了。
“我和他在一起了……”一个女孩子在短信中说到。那个他,兴许此刻正在她的旁边,微笑着但内心忐忑地看着她。于是,这一段历时几个月的地下爱情,终于有了一个结局。
还是要感谢《山楂树之恋》吧。
电影结束的时候,我拉着我女朋友的手,她的眼眶湿湿的,四周传来一片女人低低的饮泣声。当静秋在老三的床前,哭得梨花带雨,要老三醒来陪她的时候,周围那么多穿着时尚手拿iPhone的80后MM早已哭成一片,我尚能控制我那早已发酸的泪腺。但是当静秋抬头,那一滴眼泪顺着她洁白的皮肤往下流,镜头上拉,天花板上贴了一张静秋和老三的黑白合影照,此时镜头切换,老三灰蒙蒙的眼中落下一滴清泪,我的的确确是控制不住了。那最后的一滴眼泪,是一种放弃,就这样了吧,我不能再陪你了,但我到死也要一直看着你。
这便是张艺谋的电影语言吧。看电影的时候,右边一位可能是看过小说原著的女孩三分钟一叹气,五分钟一摇头,“张艺谋毁了这部小说。”我没看过小说原著,那种原初的感动我未曾拥有过。但就像David
Yates之于Harry Potter,Ron Howard之于The Da Vinci
Code,张艺谋以一个50后老男人的理解重构了整部小说。不仅如此,他还为全国那么多有过文革情怀的老男人找出了一个清纯如许的周冬雨,在我这个80后看来,他已经做得足够好了。至少,最后那个天花板上贴照片的桥段,让我脑海中突然浮现了“一行清泪,两段情愁”的惆怅如斯般的感怀,与神伤。
今天在豆瓣上看影评,有人批评张艺谋江郎才尽,虚构了一种充满文艺气质的纯情的小清新。但我想,在这个LV满天飞、iPhone卖断货、小三二奶如过江之鲫的2010年,让一群内心对纯情还有憧憬的都市白领,安安静静坐在漆黑的电影院中渡过这115分钟,哪怕它只是一个神话,也是值得的。更何况,看完电影出来,等女朋友补妆的时候,我还看见了很多4、50岁的中年大妈,拉着也早已不年轻的老公的手,用一包包洁白的面巾纸擦去眼角的泪花。年龄让她们也许不再需要补妆,但能够拉着一起走过半个人生的男人的手,一起对过去的纯白恋情感怀神伤,已经比电影中的静秋幸运几万倍了。
今早接到他的电话,刚说了几句,听筒里就响起旁边那个她慵懒的声音。真的要感谢在这个2010年的夏季,我们能看到张艺谋的《山楂树》,正如在这个特别的年份,我能够遇到她一样。
那么,就好好在一起吧。我和她,他和她,好好在一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