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免费之后还是“死不起”?
(2010-04-07 11:10:33)
标签:
房产殡葬服务骨灰盒惠民政策暴利杂谈 |
作者:成都商报记者张元龙
清明节期间,民政部发布调查结果,全国基本殡葬服务费用每次平均为1045元,而西部地区的基本殡葬费用要略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从今年起,将免除基本丧葬费用的惠民政策向全国推广,向所有居民提供免费基本殡葬服务。
殡葬业历来因其暴利而广受指责,民众屡屡有“死不起”的感叹,早在2003年,就被媒体评为“十大暴利行业”第三位。据央视报道:殡葬业的利润率其实远远高于房地产业,最高的可以达到1000%-2000%,是真正的“暴利冠军”。此番民政部调查出一个“1045元”的“平均数”,很让人迷惑,似乎殡葬业的暴利现象已经消除。实际上,这个数据跟国家统计局2月发布的全国房价上涨仅1.5%有异曲同工之妙,远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房价不断上涨,让人们感叹“住不起”。随着清明小长假的到来,对离去亲人的追悼之中人们发现,逝者也“住不起”了。据记者调查,北京等地的公墓价格已经动辄数万,某公墓0.5平方米,价格在7万元左右,最便宜的也要5.5万元。民政部的数据显然没有包括公墓和骨灰盒的内容,因为通常所说的“基本殡葬服务”就是遗体的接运、存放、火化和骨灰寄存,而遗体整容、消毒防腐、殡葬设施设备租赁、礼仪服务和骨灰盒、寿衣、花圈、墓地、格位等殡葬用品属于“选择性殡葬服务”。熟悉殡葬业内情的都知道,所谓“选择”,在很多时候其实是“必选”。中、低价骨灰盒往往无货供应,这使得家属不得不花高价购买,这类“潜规则”多不胜数。即使是“基本服务”,“价外加价”的情况也很多,对于遗体的火化,如果不额外再交纳一些费用和红包,殡葬场就不会认真负责地处理。
基本费用免了,但同时会有一大堆“必选”收费项目。这有点像“免费”之后的义务教育学校收费,又有点像医疗“限价”后另外的诸多项目费用不降反增。民政部免除基本丧葬费用的惠民政策难保不会重蹈覆辙。除了在政策执行上的落实问题外,最根本性的原因在于明摆着的垄断,人们没有自由的选择。早就有人用3句话总结:“你不火化不行,我罚你”“不在我处火化不行,无他处”“不在我公墓区葬不行,没地葬”。
政府财政补贴的优惠政策,并不能使人生最后的归宿幸免于垄断的烦恼。政府再多的钱,恐怕也堵不住垄断的黑洞。最大的惠民,还在于市场化改革,打破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