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罕见污染不可怕 政府沉默让人惊

(2010-03-25 10:50:27)
标签:

环保

环境部门

沙尘暴

空气污染

自然灾害

深圳市

杂谈

作者:成都商报记者马天帅

 

近日,一场来自北方的罕见沙尘暴袭击深圳。然而该市环境部门一连两天一声不吭,被问及为何不发布指引时,环境监测中心站工作人员居然表示,未发布预警是担心引起市民不安。

  我们可以对比深港两地政府面对同样的一场沙尘暴中的表现:23日,深圳市空气污染严重,盐田区空气污染指数更是罕见地达到了34024日全市虽然有所好转,但仍然属于重污染级别。就在这样一个恶劣天气面前,市民却鲜见环境部门的身影。担心发布预警后引起市民的不安,我们只是技术部门,指引该如何发,什么时候发,还是一个空白。面对公众质疑,环境监测部门居然如此作答。反观一江之隔的香港,环境局不仅在凌晨两点通过电台、电视台向市民通报,早上又做出解释。即便如此,市民仍批环境局应对仓促。面对批评,香港环境局局长邱腾华表态称这是我们第一次这样大幅受到风沙影响,我们会看看将来有没有地方可以做得好一点。

  根据国际上的通行做法,面对自然灾害,政府必须承担起自然灾害事前预防、事中回应、事后恢复的多重责任。无论在哪一环节上行动不力,政府都有失职的嫌疑。沙尘暴袭击深港,民众的健康受到影响。深圳市环境部门不但未能履行应尽之职责,反而百般推脱,这显然是在为自己的失职寻找借口。

  退一步讲,即便深圳环境部门说的不是借口,担心发布预警会引起市民不安的理由也不能成立。面对罕见的空气污染,环境部门发布预警,作用或许真的很有限,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恐慌。然而不公布真相,恐慌只会更猛烈。去年发生的杞人忧钴事件,正好可以印证:杞县政府部门封锁了某公司放射源钴被卡位的消息达一月之久,虽然并无辐射泄漏发生,最终却酿成了一县人扶老携幼,争相逃离的场面。这就告诉我们,政府信息不公开、反应迟缓,甚至以为捂住盖子就能稳定公众情绪的鸵鸟政策,非但不能安民心,反倒会加剧事态的严重性。

  面对自然灾害,人类是那么渺小。我们不能苛责政府能够完全保证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我们需要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带领大家共同应对灾难。
 
更多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