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绩效工资后 校园流行“领多少干多少”

(2010-01-27 10:53:02)
标签:

教育

绩效工资

工资改革

广州

作者:成都商报记者彭世军

 

与国内所有媒体集体噤声的做法不同,“感言敢说”的广州媒体,连日来对教师绩效工资给与了极大的关注,暴露其中存在的问题,赢得读者的尊重。
      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一出台,媒体一片赞扬,冠以“教师将大幅度涨工资”的头条标题,表现出无限的欣喜。最兴奋的要数学生和家长:老师口袋殷实了,就不用为生计发愁。心情好了,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像绩效工资一样上涨,受益的最终是孩子。
      但后来才发现,媒体这样的判断并不专业。因为涨工资的仅仅只有一部分老师,而还有一部分则面临工资缩水的命运。所以,老师涨工资的说法,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属于“被涨工资”的范畴。羊城晚报昨日以《工资被"绩效",反而缩水 一线教师工资不升反降》为题,公开证实了这一说法。
      其实在教育界,绩效工资后部分老师工资下降的现实,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成为校园内外议论最多的话题。
      绩效工资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城市老师,特别是一些名校的老师。我与多位老师私下聊天的时候,他们无不证实了同样的说法,有的老师要下降数千元甚至1万多。下降的理由是,以前这些名校老师的工资本来就拿的比较高。以前多拿了,这次就得降下来。老师们笑言这叫“把以前多吃多占的退出来”。
     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多次表示,要在春节前把绩效工资全部到位,有的地方甚至算了出老师们平均上涨的工资金额为1.3万元,但这样的数字,却无法让老师们感到高兴,当初的期待就像正在被贬值的人民币,随着物价、房价的上涨,演变为一种集体失望的心态。
     我们有理由担心,这些城市名校的一线老师,如果工资下降,会不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广州的媒体已经公开表示了这样的担心:一种普遍的不良情绪正在作业布置和批改、晚自习等地方滋生漫长。一位校长说,这从晚自习可以看出来,以前晚自习结束后,很多老师会留在教室里辅导学生。自从绩效工资以后,老师们十分灰心丧气,肯留下辅导学生的几乎没有。校长很真实,也很无奈。一些老师说:“那些指望通过绩效工资改革提高一线老师收入的想法,是太傻太天真了。”

      其实,绩效工资改革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借此调动积极性,缩小城乡差别,实现教育均衡。但具体到地方在执行的时候,却大打折扣,或者政策不明,或者暗箱操作。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城市老师的收入降低,势必影响城市教育的质量,拥有城市主流话语权的家长们不知答不答应?而乡村教师的收入增加,确实可以缩小城乡差别,让乡村薄弱学校的质量能得到提升。但这样一来,委实将会造成新的不公平。
      在有些地方,绩效工资改革是各区根据财政等情况,在国家大原则的前提下自行制定政策,工资标准参照当地公务员,绩效工资的财政支付也以各区为主。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财政势力强的区县,教师绩效工资就要高一些;而财政势力弱的区县,教师的绩效工资就低。“某某区的老师收入是最高的,某某区排第二,某某区最低。”这样的传说正在校园里成为事实。
      这种传说,将会影响老师们的流动。人都是趋利的,老师们自然也不例外。哪个地方给我工资高就往哪里去。优秀的老师自然也是趋利的,他们自古坚信“人为知己者用”的道理。这样,一种新的不均衡,将会在校园之间像甲流一样传染,导致强者恒强,弱者更弱。
      如今,老师们的普遍心态是,反正我领多少钱,就干多少活,这是符合劳动法规定的。老师不是圣人,在众多的职业要求、师德要求之外,他们也得遵守国家法律。而且,在物价飞涨的现实下,如果我们用师德标准来对老师做出强行要求,显得虚伪而力不从心。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事实,是禁止8小时之外补课的政策,也同时导致老师们收入缩水,虽然他们“以劳取酬”,但这种法律规定的权益,在教育行业却“此路不通”。所以,绩效和禁补,将让他们即将到来的新年注定不会快乐。
     但我们还是有理由为乡镇教师感到高兴,因为他们的工资将会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一起上涨,虽然工资的涨幅不一定能赶上物价的飞涨,但至少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更多精彩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