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孙震故居成了大杂院

标签:
大杂院抗日名将树德孙震杂谈 |
作者:成都商报记者刘畅
孙震(1892-1985) 谱名定懋,字德操,别号梦僧,原籍浙江绍兴齐贤镇阳嘉龙,生于四川绵竹。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受幼年时求学经历的影响,毕生致力办学。20世纪20年代,创办树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小学,招收无力入学的孩童。教学所需费用完全由其一人承担。1932年,为满足树德第一届小学毕业生升学需要,创办树德初级中学,仍然实行完全义务教育。设立丰厚奖学金,支持优秀学生继续深造。1937年,设立树德高中,使树德成为一所完全中学,是当时全国屈指可数的优秀私立学校,现今发展成为全国一流高中。1945年,抗战胜利后,孙震曾与魏时珍、王宏时、吴照华、任沧鹏等协商,拟在办树德中学基础上,开办一所树德文理学院,后因国内局势动荡,这一计划未能够实现。
在成都槐树店,有个远近闻名的民国建筑孙家祠堂,是成都树德中学创始人、曾率军出川抗日的将领孙震的故居。近日,有市民前往参观,不料却发现这里成了一个大杂院,数十家住户租住在此,一片狼藉,完全失去了文物保护单位应有的风貌。
前一篇:中国足球内幕不太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