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都商报记者许绍连

中国队还是没有占到便宜
中国队何时能笑到最后?
球迷最关心的还是反腐
众所周知,义乌是出了名的小商品市场,别看出售的尽是些“小商品”,但精明的商家最终赚到手的却是大钱。国足来到了义乌,显然也想成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好不容易看上去似乎已经可以在“客人”身上赚到那么2个钱,却又一不小心被对方逼得只好不赚钱也出手甩货,最终只落得个两手空空。
这场比赛,国脚不仅穿上了国家队的新式球衣,而且还启用了让人大开眼界的大号码,这招术显然是用来迷惑1月6日的对手叙利亚队,但实际上首先被迷惑的,却是电视机上的球迷——本来很多球员就已经是生面孔,好不容易凭着号码有了一点记忆,现在却又要全部推翻重来。当然,球迷能不能一眼看出场上奔跑的球员究竟是谁,说起来已经并不重要的,重要是身背大号码的中国球员能不能给我们带来大的惊喜。而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已经知道,从2比0的喜悦,到2比2的遗憾,其实也就持续了那么短短的20分钟而已。当然,最终能够不“亏本”走出球场,说起来也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这显然不是球迷所希望看到的结果,但是,对于中国队来说,我们确实已经很难寄予什么象样的希望,更何况,这些日子高洪波的日子也不好过——尽管警察没有找上门,但他当年在厦门队的那据说高达11场的比赛,却被媒体盯得铁紧,似乎不让他进入“协助调查”的名单就不甘心似的。其实,我始终觉得,在中国足球这个大染缸里,要说哪个教练跟假球之类的东西没有一丁的关系,真的是非常不现实的一件事情,现在有人之所以盯着高洪波不放,很大程度上估计也是因为高洪波现在国家队主教练的位子之上,于是相关盯着他“语出惊人”,自然也就更容易获得更大的关注,马上上市的书说不定也就可以卖得更多一些,版税自然也就可能“水涨船高”。所以,在我看来,如果高洪波当年真的有问题且问题相当严重,那也应该是通过司法机关来处理,而不是通过媒体进行“提前的舆论审判”。更何况,不客气地说,尽管这样看上去似乎相当正气,但从严格的意义来看,也并不符合法制精神——媒体一方面高呼“司法介入”,一方面却又为了自己的“诉求”而置法律于不顾,这样的自相矛盾,真的不太好。
当然,高洪波也许并没有受这种声音的影响,因为对他来说,至少短时间之内真正需要担心的并不是媒体,而是叙利亚队。不过,当初殷铁生带队客场输给了对手,现在他能否把“丢掉面子找回来”,确实还是一件相当有疑问的事情。因为,如果仅仅以中国队与约旦队的这场比赛作为参照的话,那么显然是很难给国足投信任票的。当然,这毕竟是一场热身赛,谁也不敢保证中国队在一周之后的比赛中就一定会更加一塌糊涂,更何况咱们现在就算把国足骂到体无完肤,也不等于就一定可以让高洪波与众国脚“幡然醒悟,痛改前非”。所以,虽然对于中国队在义乌这场比赛中的表现我几乎只能用“无语”二字来形容,但我还是想说一句:这一次,咱就别骂了吧!
不骂中国足球,还是因为满意,而是因为既然明知骂了也是白骂,又何苦再做无用功?不骂中国足球,还因为不管怎么说,中国队很快便将迎来正规的比赛,就算它再不争气与济事,也还毕竟代表着中国,我们没有必要在将士还没有出征之前就把他们全盘否定了。当然,抱一个侥幸的心理,以前咱骂个不停,中国足球还是越骂越丢人,这一次咱不骂了,说不定反而会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