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的语言艺术
(2018-05-02 12:32:45)
标签:
杂谈 |
“两主”课堂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发展”两个深层次的核心问题贯彻到日常教学行为中的具体落实。落实“两主”教学思想,课堂提问的艺术至关重要,提问语言的设计,可以直接影响到“两主”教学思想的贯彻实施。
一、课堂提问的语言要亲切
体现“两主”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莫大的帮助,在处理师生关系中,语言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课堂教学的提问设计一些亲切和蔼的语言,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在回答问题、主动学习等各方面才能激发学生内学习潜能,更好地进行学习活动。
二、课堂提问的语言要有鼓励性
在教师亲切和蔼的语言中,必须渗透着鼓励,让学生感到老师在欣赏自己,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体验。心理学专家认为,一切孩子的成长都是在大人的语言中成长的。如果学生在比较欣赏、及时鼓励的语言环境中成长,他们会逐渐地与教师的鼓励一致,成为教师所期望的类型。因此,在课堂上不能过多地批评,要多鼓励。用正面的鼓励、集体鼓励、个别鼓励、暗示性鼓励等多种形式,给学生创造一种表现自己,要自己成为所有学生中表现最好的一个的大环境。
三、课堂提问的语言要深刻
课堂提问的语言要有一定的深度,要让学生有思考的过程,不能开口就说。深刻就是要让学生经过思考,这种思考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同时,有深度的提问语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这种认真思考的习惯比正确回答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逐渐地学会了学习。
四、课堂提问的语言要利于个性发展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造成了我们的教育以培养共性为主,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吸收西方教育体制中的优点,在共性培养的大环境中努力地培养学生的个性。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要求异,要有创新精神。这样的课堂提问语言才能算是教育教学的语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进行了创新思想的训练。
五、课堂提问的语言要抓住关键字
古语说:一字值千金。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的语言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字。如“谁能再说一遍?”和“谁想再说一遍?”这两个提问的设计区别在于一个是“能”一个是“想”。“能”有一定的难度,而想侧重于鼓励。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同的时机进行不同的设计,如果是新知识,最好用“想”,在学生普遍掌握了的情况下用“能”。同时,这也不是绝对的,在学习新知识时适当地用“能”也能调动学生的兴趣,给优等生一个表现机会。总之,抓住关键字就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在不同时机都有表现的欲望,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提问的语言艺术方面,有许多专家进行了论述,以上是我对课堂提问的一点粗浅看法,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