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乡茶韵:埃里克闻香访茶来

(2012-07-26 00:09:59)
标签:

法国人埃里克

昌宁

茶叶

探索

昌宁红

杂谈

    一冉生活的昌宁,是有名的茶乡,所生产的红茶在那个年代里,一直经云南省茶叶公司出口欧美及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红茶厂的倒闭,这个在云南曾经被称为“老二哥”的地方沉寂了许久,直到近年引进了几家茶叶龙头企业,才出现了复苏,特别是“昌宁红”品牌的逐渐打响,让昌宁茶又开始吸引外界关注的目光。这不,前几天,法国人埃里客先生在法国喝了“昌宁红”后,闻香访茶来了,让一冉陪同媒体界的朋友里,也第一次出现了跨国。

http://s10/middle/62af3720xc5a9aefb7e69&690

    阴雨边绵的夏日,正是夏茶采摘的大忙季节。7月19日—20日,昌宁的茶农和茶企工人们却发现,不知什么时候,他们身边多了个只会说名“谢谢”的外国人,拿着相机不停地拍摄着他们的茶园、茶品和采茶、制茶的动作。
    这外国人就是慕名前来访茶的法国记者埃里克先生。埃里克先生是法国一名自由媒体人,经常拍摄一些自然人文类、体育类的节目和图片,在法国及周边的电视、报刊媒体播出或刊登。埃里克说:“和所有的法国人一样,以前我对茶叶什么都不懂,平时也只喝咖啡。但自从在一家茶店里喝到了一种叫‘昌宁红’的茶叶后,那迷人的香气真的让我醉了。于是,我就萌动出了拍摄一组反映世界极品茶的视频和图片资料的冲动,其中我最想拍摄的就是我喝的那种茶叶所生长的地方。”
   不到两天时间,埃里克先后走访了两处古茶树群,拍摄了万亩生态茶园,记录了CTC红碎茶、普洱茶、名优茶生产过程。每到一处,他都会细细地拍下有关茶的每个细节,并就茶叶的历史、种植、加工、饮用等方面,通过翻译与茶农、加工人员进行交流。短短两天时间,埃里克一直在拍摄着、询问着。他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古茶树,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整个茶叶生产的过程。感觉非常好,无论是昌宁的生态环境,还是茶叶种植、加工,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去后我将以探索发现的方式,认真编辑制作所拍摄的视频和图片,力争在法国及周边国家的知名媒体播出和刊登,让更多的人了解茶叶、爱上茶叶,在法国及周边国家培养起茶友群。”
   埃里克说:“以前,中国我只到过上海,中国人我只认识姚明和打网球的李娜,而这次我认识了许多生活在茶香中的朋友,真是非常好。在来昌宁之前,我到了日本和印度的几个茶区,但感觉最好的,就是昌宁。”临走时,埃里克发出这样的感慨:“我记住了昌宁,这里的生态环境很好,这里的茶叶很奇特。我想我还会再来的,因为我想到这里变成一个真正的茶人。”他的话,让我充满了期待,如果昌宁茶的香味真能引来更多人的话,昌宁茶的春天也就回来了。我期待着!!

http://s16/middle/62af3720xc5a9ae6f546f&690

http://s12/middle/62af3720xc5a9ae392bfb&690

http://s1/middle/62af3720xc5a9ae21a040&690

http://s5/middle/62af3720xc5a9af3f1274&690

http://s15/middle/62af3720xc5a9aed6b22e&690

http://s13/middle/62af3720xc5a9afdc1eac&690

http://s14/middle/62af3720xc5a9af91612d&690

http://s8/middle/62af3720xc5a9b05e5f07&690

http://s11/middle/62af3720xc5a9b0a763ea&690

http://s9/middle/62af3720xc5a9b0ea4b68&690

http://s4/middle/62af3720xc5a9b13a64b3&690

http://s7/middle/62af3720xc5a9b1855076&690

http://s11/middle/62af3720xc5a9b1d5388a&690

http://s4/middle/62af3720xc5a9b21500d3&690

http://s3/middle/62af3720xc5a9b24dc062&690

http://s4/middle/62af3720xc5a9b28613b3&690

http://s3/middle/62af3720xc5a9b2df5432&690

http://s3/middle/62af3720xc5a9b318fa82&690

http://s11/middle/62af3720x7a2a91efeb6a&690

http://s16/middle/62af3720xc5a9b39b648f&690

http://s3/middle/62af3720xc5a9b3edeca2&690

http://s16/middle/62af3720xc5a9b421fc8f&690

http://s14/middle/62af3720xc5a9b46e8c7d&690

http://s15/middle/62af3720xc5a9b4ae145e&690

http://s12/middle/62af3720xc5a9b4ee7d8b&690

http://s6/middle/62af3720xc5a9b53af1c5&690

http://s8/middle/62af3720xc5a9b5747aa7&690

    记完了埃里克,想谈点自己的感想。这次陪同埃里克采访,感觉与以往陪同国内媒体朋友有诸多的不同。特别是不讲政治,让我感受尤深。埃里克在采访过程中,地方的一些官员往往像给国内媒体那样,给他介绍昌宁的政府如何如何重视茶叶,如何如何扶持发展。对这些问题,埃里克先生在听了翻译的介绍后,往往没有一点兴趣。而在以往陪同国内媒体时,记者们最感兴趣的往往是这些话题。即使是像埃里克先生一样的自由媒体人,也往往把关注点放在了这些地方。如前不久,几个自由媒体人来帮我们这里做个风光片,其中一人竟然提出要组织拍常委会的镜头。我当时就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他的方向有问题,还让在场的许多官员白了我很多眼,好在后来县里一位把主脉的领导在审稿子的过程中无意间认同的我的观点,不然那个片子的生命力不会超过2年,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就像那首那首歌里的昨日一样,向东流了。也许这就是国内近年难见文化精品的主要根源吧。

    另外感受很深的,就是埃里克真挚朴实的情感。在采访过程中,他告诉我自己有两个女儿,大的23岁,小的19岁,说到两个女儿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眼里父亲慈爱的目光。还有,就是几家茶叶企业在他拍摄完成后,会给他带点茶叶做为礼品,每次收到礼品,他都非常真诚地道着谢,他的目光里,写满了真诚。而不像我们国内的有些媒体人,感觉别人给他礼品是应该的,他接受礼品是理所当然的。更有甚者,如果你没有丰厚的礼品,他就不关注你的正面而关注你的反面。最近几年,经常看关于新闻纪律的文件,经常听到管理机构的媒体的三令五申,可是那种理所当然的感觉却更甚。正规媒体还好,那些二三流的媒体,这个问题却越来越泛滥。我想,作为一个自由媒体人,没有人会和埃里克讲纪律,而出现这种反差的原因除了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更多的应该是个人的原因,因为最好的纪律其实在个人的心上。

 

http://s12/middle/62af3720xc5a9b5c2bb6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