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物摄影
一张照片如果看上去很舒服,拍摄的曝光量应该是恰如其分的。相反,不适当的曝光量可能给照片带来两种结果,要么过于明亮,要么过于昏暗。单反相机有几个用来控制曝光量的主要设置,其中之一就是快门速度。但摄影师关注快门的速度,其意义远不止曝光量是否正确这样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适当的快门速度去定格自己感兴趣的画面。
正确对焦后按下快门,假如相机和被摄物体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都没有丝毫的移动,那么这张照片一定是异常清晰的。但除了拍摄静物,我们常常会面临被摄物体移动的问题,比如一个奔跑的小孩,天上一架快速掠过的飞机,或者湍急的流水等等,如何定格这些画面,快门速度就成了我们首先要关注的问题。为此,单反相机的创意拍摄模式中,专门设置了速度优先。
所谓速度优先,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人为把快门的速度固定住,其他的参数则由相机自动测算出来和这个设定的快门速度相配套。速度优先模式的表示方法,在不同品牌的相机上不尽相同。佳能系用的是Tv,尼康系上则是S,大家可以翻看自己相机的说明书,这里不再细说。
一般说来,要把一个运动的物体拍摄清楚,需要比较快的速度,比如1/300秒或者更快,被摄物运动的速度越快,快门的速度也要随之加快。好在如今的数码技术早已是今非昔比,不仅快门的速度可以高达1/8000秒,最大感光度也有了实质性提高,即使在体育比赛中把飞人跨栏的精彩瞬间进行清晰地定格,在理论上也不成问题。但有些时候情况正好相反,为了表现动感或者追求某种特殊的效果,我们反而希望画面中的某一部分是模糊的,比如倾泻而下的瀑布,或者乒乓球运动员快速挥动的手臂。拍出这种部分模糊的效果,则要设置相对较慢的快门速度,比如1/30秒甚至更慢。
对于运动的被摄物体,用什么样的快门速度才是最合适的,既取决于创意的需要和被摄物运动的速度,也受到诸如角度和距离的影响,甚至和个人的喜好相关联,所以实在给不出确定的数字来。但只要把清晰度与快门速度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了,加上实践中的观察和摸索,对快门优先模式很快就能驾轻就熟。
附上截图三张,供摄友们参考。
奔跑的男孩(局部),快门优先模式,速度:1/500秒
所谓快门速度,实际上就是曝光时间的长短。对于一个运动的被摄物体,不管曝光时间是长还是短,其成像在理论上都是不清晰的。但是,人的肉眼能够分辨的清晰度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曝光的时间足够短,肉眼看上去还是清晰的。就像上图这个奔跑的小男孩,用1/500秒的速度拍摄,定格的不仅是他奔跑的动作,更是那份难得的纯真与可爱。

行进中的快艇(局部),快门优先模式,速度1/200 秒
这张图所用的快门速度足恰如其分地模糊了快艇边的水花,让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快艇的速度,犹如身临其境。

玻璃生产线(局部),快门优先,速度1秒
上图用了整整1秒的曝光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机器的主体是固定不动的,所以成像是实的,而机械臂却在一秒钟里往复了好几次,所以成像看上去完全是虚的。成像虚实结合,由此可见企业生产的一派繁忙景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