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狼爸虎妈”的教育

(2011-12-08 01:22:27)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
我看“狼爸虎妈”的教育

 

 

                   许锡良

 

 

前几年,美国出了一个华人母亲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她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据说她用虎狼的残酷方法,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器,两个女儿先后被哈佛耶鲁录取了。并且这个事迹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这位母亲被称为“虎妈“。最近,在中国又出现了一个“狼爸”,萧百佑,201147岁,广东人,毕业于暨南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本科学历,是奢侈品行业的从业者,同时也涉足地产。因其“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口号而被称为“中国狼爸”。据说他有四个孩子,就有三个被他“打”进了北大。我们记住“狼爸虎妈”们把孩子打进了北大清华,骂进了哈佛耶鲁,却忘记了更多的“狼爸虎妈”把孩子打残了,甚至打死,没有打残打死的,其实也没有活出个人样。

 

现在中国出了可以效仿的对象了。其实这两个人的家庭教育就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的现代典型。类似的教育,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早在二千多年前,孟子就曾经用过类似的方法教育学生。在《孟子.告子下》中,孟子这样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这大约就是中国流行数千年的羞辱教育的根源。把羞辱当成教育,其实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等级制之下的必然产物。因为,等级意味着羞辱的资格或者被羞辱的命运。如果你是人上人,你就有资格羞辱他人,如果你是人下人,你就只能够被人羞辱。所以,提前用羞辱来刺激那些涉世不深,尚未体验到这种等级制度之下的压迫之痛的孩子,就成了羞辱教育的自然之举。因为,等级制度之下,做人上人,出人头地,追求成功的欲望常常不是正面的原因,而是负面的效果。有时确实也能够成功,但是,那个动机其实是非常阴暗的。然而受到羞辱教育的孩子,他们自己的尊严受到损害的同时,也会如法炮制,用同样的方法去羞辱他人。一个人小时候没有得到人的待遇,大了其实也做不了人。

 

在历史上,中国确实也曾经有过羞辱教育的“成功”案例,但是那也只是中国式的成功。最著名的莫过于晚清那个左宗棠羞辱樊增祥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樊增祥(18461931),字嘉父,号云门,别号樊山,今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樊增祥的父亲樊燮,曾是湖南巡抚骆秉章麾下一名总兵。1858年由官文(湖广总督)保荐他入川追剿太平军。一日樊燮去长沙谒见抚台大人,抚台让他参见坐在旁边的师爷左宗棠。樊总兵不知道利害,参见师爷时没有请安,并振振有词:“我乃朝廷正二品总兵,岂有向你四品幕僚请安的道理?”左宗棠盛怒,跳起来用脚踹樊总兵,还高声骂道:“王八蛋,滚出去。”不久,朝旨下,樊燮被革职回籍。

 

樊燮忍辱含垢带全家回到恩施城梓潼巷故居,在正屋的侧面修一间两层的角楼,把左宗棠骂他的“王八蛋,滚出去”这6个字写在小木板上,放在家供祖宗神位的牌子下面,名为洗辱牌。从此,他重金聘请名师为两个儿子执教,不准两个儿子下楼,并且给儿子们穿上女人衣裤,并立下家规:“考秀才进学,脱外女服;中举人,脱内女服;中进士,焚洗辱牌,告先人以无罪。”

樊增祥自幼聪颖,四五岁时,就能作对子,9岁进私塾,入塾前已能背诵上千首古诗词,11岁便能作诗、填词,人称神童。樊燮受辱后,每月初一、十五必带其二子跪拜祖先神位,在洗辱牌前发誓。后到抗日初期,史学家刘禹生到恩施“寻云门老辈故居”,仍见樊家楼壁上,尚存稚嫩墨迹“左宗棠可杀”五字。樊增祥兄长早死。他不负其父所望,把对左宗棠的家恨埋在心里,发愤苦读考秀。1861年,他随父来到宜昌(其父曾任宜昌府中营游击),在清苦的环境中苦读10年经书,直至中秀才,中举人。187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到宜昌视察时,发现樊增祥的诗文才华,很是赏识,并推荐他担任潜江书院的讲席。1878年秋樊增祥入荆州幕府,冬天又到武昌张之洞幕府,充当幕僚。张之洞成为樊增祥的官场导师和后台。张之洞劝导樊增祥不要专攻词章之学,要多做经世学问,“书非有用勿读。”引导樊增祥在社会中立足,并走上仕途。从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到点翰林,一直做到江宁布政使权署两江总督。

 

 这个故事曾经让多少梦想成功的中国人津津乐道,争相效仿,然而,在中国真正成功的案例似乎仍然只有这一个。这种用羞辱当成教育的动力,让羞辱产生怨恨,再让出怨恨当成争气的原始动力。说到底,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争做人上人的价值取向。这种做人上人的动机,是以羞辱与被羞辱,欺压与被欺压,歧视与被歧视之后产生的仇恨作为自己的奋斗动力的。左宗棠自己的仕途也很不顺利。在仕途中,他深感屈居人下之时的屈辱感。因为,他尽管成为一品大员的中堂大人,但是,他毕竟只是科举中的举人出身。他在仕途中,曾经与同僚曾国藩斗,与李鸿章斗,与张之洞斗,这些都是洋务派的领袖人物。樊增祥的父亲樊燮是满清正二品总兵,当时没有把还是巡抚幕僚的仅位居四品的左宗棠放在眼里。显然,左宗棠先是感受到了樊燮的羞辱,然后才愤然而起去羞辱总兵樊燮的。没有想到,这一互相羞辱,竟然羞辱出了一个新总督___樊燮的儿子樊增祥。

 

 现在来看,中国式的“狼爸虎妈”式的家庭教育,其实说到底也是一种羞辱教育。做不出功课就非打即骂,对孩子的管教,精确到了几分几秒,连孩子上洗手间的时间都定得死死的。超过了就要受到暴力责罚。然后孩子功课果然就做好了,管教就到位了,再后来就考上了哈佛耶鲁或者北大清华。类似这样的家庭教育,其实在我身边就不乏类似的案例。

 

 历史上樊增祥的成功是刻苦勤奋读书,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点翰林,然后进仕途,当大官。樊增祥在晚清虽然当了大官,但是,1909年至19115月,樊增祥也曾积极支持保路运动。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却站在革命对立面。1912年后无可奈何定居北京,退居民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为了生计,樊增祥甚至去给比自己小38岁的梅兰芳当文词老师,给其修改戏曲文词,聊以糊口。经樊增祥修改过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等京剧的道白与唱词,颇有文采,这对梅兰芳在京剧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作为官员,樊增祥其实是一个很平庸的官员,在政务上并没有什么建树,就是满清的一条比较忠实的走狗而已。作为文人的樊增祥的文学成就也就是作诗填词,数量之多,确实是稀世罕见。大约除了乾隆帝之外,一生作诗最多的文人恐怕就是这个樊增祥了,可惜,三万多首诗词,至今几乎一首不传。

 今天的中国现代版的樊增祥又怎样呢?中国的打骂羞辱教育传统有时也会“成功”,比如可以在科举场上取得所谓的“成功”,在“仕途”上取得所谓的“成功”,但是也仅此而已。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哪个有伟大创举的科学家、艺术家是在家庭粗暴的打骂与严厉的管教中得以成长的。相反,中国二十世纪最有成就的大数学家陈省身在他九十岁高龄的时候,以自己的成长经历这样告诫着中国的父母们:“顶有出息的小孩,很少是父母管出来的。小孩有能力,有机会,自然能发展,你管凶了,那就糟了。”《九十初度说数学》一文(全文见文池主编,陈珺执行主编,《宇宙简史》,线装书局20031月出版,第407页。)中国的那种“狼爸虎妈”式的教育,有时对于应试确实会有一点效果,但是考试成功,能够进某大学,其实离一个人的真正成功尚有遥远的距离。真正的教育成功是他能够为人类的文明有所创造,有所贡献,同时在这个过程又获得了自己的人生幸福。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正如樊燮对自己的两个儿子的要求,小儿子樊增祥果然不负父亲的期望,连过科举三关:秀才、举人、进士,然后做官,做大官。其实这也是极具偶然性的。因为,在中国自古以来,同样刻苦,同样勤奋,同样聪明才智过人的中国学子失败在科举场与官场上的比比皆是。连左宗棠这样的人,都只能够以举人为官。极端的个案其实没有普遍的可学性。就像一个父亲用激励的办法把自己的聋哑的女儿教育成哈佛博士一样——那也是不可仿效的。因为,除了特殊个案之外,至少还有哈佛大学对聋哑人没有歧视与偏见,否则,先天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怎么可能进中国的名牌大学?成绩再好,也会被排除在外的。

 

 在美国的中国虎妈教育出来的孩子能够进哈佛耶鲁,在中国的狼爸教育出来的孩子能够进北大清华,即使只是个案,但是离所谓的“成功”为时还太早。我坚信:虽然靠骂,有时可以骂进哈佛、耶鲁,靠打,有时也可以“打”进北大清华,但是,我知道世界上对人类文明有重大贡献,有重大发明创造的人,都不是在父母粗暴的打骂声成长的。英国的牛顿、瓦特,美国的爱迪生,德国的爱因斯坦,最近去世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人类第一台个人电脑的发明创造者乔布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中国的大数学家陈省身、丘成桐等等,这些真正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都是在比较人性、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中得以成长的。因为很简单,真正的成功是一个人的创造力与创造成果。而一个人的创造力是不可能在恐惧中得以发展的,而只能够在自由和平的心境中产生。因为打骂之下可以出“孝子”,其实也可以出“逆子”,却出不了一个有爱心的人,成不了一个合格的公民。即使不算这些极端的创造人类文明的巨人,在一般层面来说,美国人在自由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出来的能够进哈佛、耶鲁的学生又有多少?而且涌现在各个领域里的杰出人才又有多少?即使作为普通人,其实过得也比那些在幼儿时就开始受到严厉管教的孩子过得幸福,因为一个人的童年的幸福快乐能够为他一生的幸福奠基。让儿童在羞辱与暴力中度过,那就等于在一个人的底色上打上了阴暗的底子。自由教育,不会让杰出的天才被扼杀,也不会让一个普通人过得很阴暗,很纠结。即使作为一个普通人,阳光的心态,健康的身体,感受生活的美好,也远比拼命做人上人,争取到一个羞辱他人的资格要好。

 

 中国的“狼爸虎妈”,你们的教育现在即言成功,尚为时过早,等你们的孩子有了爱迪生、爱因斯坦、乔布斯那样的成就,为人类的文明与福祉作出了杰出贡献,或者让你的孩子真正体验到人生的幸福的时候,再来言说你们的成功教育吧。中国现在需要保护童年,保护儿童的天性。在儿童的自然天性面前,致命的自负其实是一种愚蠢。卢梭说过:出自造物主的是好的,一到人的手中就变坏了。因此,给孩子身心以自由发展的机会,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那才是正道。

 

  2011年11月22星期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