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洛河夜哭
洛河夜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81
  • 关注人气:2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国故城:刘国虽小刘姓大

(2016-07-11 18:06:43)
标签:

偃师

刘国

遗址

苌弘


洛阳作周天子都城500余年,日子却是王小二过年,天子威仪越来越低,能统治的地盘也就方圆百十公里,他的周边不但有强大的秦楚晋郑韩诸强,还有一些很弱小的诸侯方国,比如刘国、滑国、毛国、费国、蔿国、莘国、邬国、程国、甘国、陆浑国等,这些弱小国家的统治范围大约就是一两个乡镇的地盘,考虑到当时的人口状况,这些国家的领导不一定比现代的乡长更牛逼。

毛国在新安宜阳之间;陆浑国在嵩县伊川之间;费国、滑国都在今天的偃师境内府店村东北,周王室灭费立滑;甘国,在今宜阳县境内;刘国,位于今偃师缑氏镇西南;邬国,位于今偃师市大口乡;蔿国,位于今孟津县;莘国,故墟在今嵩县,这是伊尹的故国;程国,故墟在今洛阳南部,为重黎的后裔伯休甫的封地。他们距离洛阳均在五六十公里的样子。

http://s4/mw690/001O2JSozy73aGsJXvJb3&690

今天说说刘国,这是个春秋小国。刘国的得名缘于有个浏泉,浏泉的水形成浏河,浏河成就刘国,刘国的后裔就姓了刘。刘国虽小,刘却是大姓。

春秋时期的刘国国都在偃师,历代文献多有记载。1984年11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和偃师县文管会对刘国故城遗址进行了考察,已予以证实,并对遗址采取了保护措施。2013年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http://s1/mw690/001O2JSozy73aGCPWMg20&690

   刘国故城遗址位于偃师市西南约20公里的万安山北(今缑氏镇陶家村一带),南望青罗山,北眺伊洛河,东濒浏河,西临小西河,东西北三面都是深约20余米的河沟,南面是一块开阔的山前缓坡地。刘国就坐落在这个天然形成的半岛上。

该城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220米,东西宽约650米,城区内耕土层中散落着大量春秋至汉代的板瓦、筒瓦、小砖等建筑材料及盆、甄、壶、豆、瓮等陶制器皿残片。在陶家村的东北处,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断崖上暴露出残存的夯土城墙遗迹。据考古专家介绍:这里是刘国故城的南城墙。墙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现存137米,厚24.5米,夯土距地表最浅处0.1米,最深处0.6米,残存高度0.5—1.2米。西段现长135米,墙体厚约2.1米,城门位于东西两段墙之间。

刘国很小,即是发生过什么故事也很少记载,因此除了姓刘的有些“感冒”外,其他人对刘国没有太大兴趣。但是,有个成语却是与刘国有关系,这个成语叫“碧血丹心”。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气。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贵,蒙冤被周人杀害,传说他被杀的当时,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这个苌弘还是著名的音乐家,当过孔子的老师。话说孔子入周问礼,“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今天人们只知道孔子问礼,却不知道孔子学乐,这是很不应该的。孔子的学说是礼乐兼具,缺一不可。

http://s9/mw690/001O2JSozy73aGtZteUb8&690
                           
原立在苌弘墓前的墓碑(偃师化碧村)

关于刘国的史实,还有这些: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王子猛和王子朝为争夺王位,进行了18年之久的骨肉相残的战争。先支持悼王猛继而支持敬王的卿士中,有一位刘文公(名名卷,又名狄),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刘康公的后代,采邑刘国就在今偃师市缑氏镇陶家村附近。公元前612年,周匡王继承顷王为周天子以后,封其少子于刘,这就是能干的刘康公。刘的地名是早就有了的,据说就是刘累故地,但刘国是康公被封与此地以后才开始的。

刘康公是周定王的同母弟。据《左传》等古籍记载,刘康公做了周王朝的卿士,倍受重用,曾代表天子出使鲁国,并对大臣的出使、重要官员升迁、迎送各国使臣以及国家大事的决策无不参与,成为周王室内显赫一时的重臣。直到周简王八年(前578年),《左传》还记载有关与他的重要事迹。  

在刘康公之后,有一个在周王朝担任重要职务得是刘夏,史称刘定公。他在公元前541年曾受周景王的委派去今巩义市洛水入黄河处慰劳晋国大臣赵武,他从赵武的说话中断定赵武怠于政事,将不久于人世,后来果然应了他的话。后来有一位继承者是刘献公。刘献公名挚,辅佐景王,但景王不仅不喜欢他,甚至想杀掉他,为宠爱的儿子叫朝的继位扫清障碍。但刘挚拥护的是另一个王子叫猛。还没杀掉刘挚,景王倒先死了。刘挚在景王死后的第三天也死了。儿子刘继承了他的职务,与单穆公坚决支持悼王猛和敬王 ,中间经过许多曲折,经过长期的争战,最后得到晋国的支持,算初步站住了脚。直到他的儿子刘桓公,在公元前502年二月,才算最终帮敬王站稳了脚跟。  

刘桓公以后,刘国日趋衰微,到战国初期,周贞定王时候(前468—前441年),刘国就不复存在了。刘国的存在,子匡王到贞定王前后约近二百年之久。由于刘国世代对周王室有特殊的贡献,所以得到王室的封赏当然丰厚,其地位在王畿内是非常显赫的,刘国都城的建设也颇有大国的气派。

http://s15/mw690/001O2JSozy73aGAZUCi3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