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谣,撒落田园的音符。福建之行,从武夷山、长汀、厦门到云水谣,穿越福建,收获了一路的美景。田园风光的风景秀美,土楼一砖一瓦的震撼,一幅流水缠绕的画里乡村的景象。

世外桃源就在这里,吊桥、青山、溪流、绿树,构成了一幅清秀明朗的画卷,梦幻般的清丽婉转。

土楼建筑之宏大与精美,似一瓶酒藏深窖的百年陈酿,经久芬芳。

风车、民居,石径、流水,光与影的乐章轻轻奏响,极富动感!

云水谣,至今保存有历史悠久、最原味、最密集的土石制结构的土建筑。

整个村子群山怀抱之中,山清水秀,郁郁葱葱,让人驻足其间,留连忘返。

怀远楼是圆型的,不远处还有坐土楼是方型的。土楼的结构基本都是地基为石头,中部为土夯,上部为瓦片,坚固无比,久震不倒。

流水缠绕,柳影婆娑,碧波倒影,画里乡村,在冬季,云水谣,以一种宁静之美展现在我的面前。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赏心悦目,美不胜收。那些撒落在田园的美妙音符若隐若现。

独坐在杨柳岸边的古树下,在清淡平和的冷色调里,细细领略光与影炫舞的微妙变化。

这清丽婉转的波光倒影,已经深深镌刻在生命旅途中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辗转千里来到这里,蓝天白云下,流水潺潺,我顿时忘记了旅途的劳累与奔波,触摸到了客家人原始生命力的乡土情调。

在河流流过的地方洗衣服、洗菜,这里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无论从哪个角度远望云水谣,整个画面都是风景优美的自然画卷。

我站在石拱桥上,不用刻意选景,慢慢的随意的对焦,绝妙的画卷就出现在眼前。

土楼与水融相呼应,本色的倒影在现实和虚幻的意境中,飘逸着清晰明快的曲线美。

土楼一般为三层或者四层楼,有檐,中间是个大的天井,采光和通风非常的好。一大家庭的人在这里居住,血脉相连,其乐融融。

土楼建筑布局紧凑,既可以抵御外来入侵,又可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百年福建客家人生存方式的缩影。

清澈的流水,竹林摇曳,诗画的山水里徜徉,今昔日何昔。有重返故乡家园的感觉。

木桌、木凳、木椅、木窗,一件件古老的器具,拂去尘埃,往事悠然飘落。

黄昏时分,波光粼粼的水面,古老的风车与古榕树相辉映,宁静空灵澄明,江水共长天一色。

河道里悠闲的鸭子在嬉戏玩耍,氤氲着农家自然的乡土气息。

我从这里走过,感叹云水谣以这样一幅画卷展现在我的面前。

一进云水谣,看到那一座座斑驳身影的土楼,我们象回到了那久远的时光里,遥远到底有多远....

在百年的榕树下喝茶、打牌、聊天,其乐融融,惬意啊!

古树晴天,自然的美景,深厚的客家人的传统文化在此展现,心醉在古老的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之中。

清澈的河水,独特的土楼,秀美的风景,绿树环绕,山水合一,好一幅诗画的乡村风光。

石头搭建的土楼,色泽分明。这是自然和客家人酿造的美酒,历久弥新。

走在这里,体会到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也瞬间领悟了土楼的震撼之美。

远山黛绿朦胧,河流清澈见底,一人静静坐在这里。

粼粼碧波,水荡足下,背衬青山,土楼倒影,袅袅依依,歇脚休憩的好地方。

土楼无处不在的班驳里印满了沧桑,在时光的流逝中,古老的生活习俗至今保存。

走过这木栈道,通体的翠绿映入眼帘,群峰倒影水中,世外桃源。

湖水倒影着风车和鳞次栉比的古居,恍若间掉进了一幅眉黛褪色的古画卷里,时光在一瞬间嘎然停止。

云水谣,多少历史沧桑匆匆从指尖掠过,多少如烟往事在岁月的长河中若隐若现。

枝繁叶茂的百年榕树下,村民自拉自弹的乐曲在云水谣上空萦绕,极富韵味。

山环水绕,村落的设计和布局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

无处不在晾晒的农家菜,乡村的味道浓郁。

散落的物品,觅食的小鸡。精致唯美的窗棂、门梁、阑干,设计精巧,余韵犹存。

贪婪的呼吸着这清新的空气,流水缠绕的云水谣,似一张风景秀美的风景照。

孩子们在这里嬉戏玩耍,享受这自然的风光和无处不在的农家气息。

云水谣,是一幅天然的锦绣画卷,水榭民居色泽斑驳,深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村民们在这河边洗洗涮涮,有说有笑,这是她们的生活方式之一,百年来一直没有改变过。

云水谣,人在江边走,水在身边流,以血脉关系为纽带,一个个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

远离城市的喧嚣,悠然坠入到了诗意的山水画卷里了。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尽享这生命中最美丽的邂逅。

感谢博乐涛妈-将此文推荐到草根名博首页【衣食住行】栏目。
溪行桃花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