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杂谈琵琶 |
分类: 艺术赏析 |
琵琶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方锦龙先生是“以无法为有法,惟独秀于诸家”的民族音乐家,他不仅为我们现场演奏了琵琶曲,更带给我们收藏了几十年的几十个不同类型的琵琶,讲座在方先生生动有趣的话语中开始,“国乐之王——琵琶,昔日,昭君抱之出塞,胡人携其来唐;既有千呼万唤的绕指柔情,也有醉卧沙场的铁骨铮铮。神话传说中,还是东方持国天王的随身法器;谁承想,琵琶与欧洲的鲁特琴、西班牙古典吉他有着同一个祖先——拥有愈五千年历史的阿拉伯乌德琴,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中国原生的“秦琵琶”和经波斯、印度传入的曲项琵琶传承演变成了如今独树一帜的弹拨乐器之王。那么,唐代盛极一时的五弦琵琶为什么绝响中土,独留孤品在日本隔海遥望?琵琶的前世今生映照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解了琵琶的前世今生,同时也带来了精湛的演奏技巧,调琴技术,以及他的弟子蒋彦女士现场合奏,视觉的盛宴。这是一种来自灵魂的愉悦,令人深深迷醉。
自《周易》记载有音乐的概念以来,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乐器更是丰富多彩。琵琶概念的记载最初在《释名释乐器》中,原始的名字叫“批把”。而琵琶的成型在秦代,直柄、圆形音箱、竖抱;汉代为四弦十二位,用手弹拨;公元四世纪,在西域文化交流中得以改进,四弦四柱,半梨型音箱,横抱,拨琴;在唐宋开始繁荣,四项九至十三品,在材质、琴杆、琴面上更为考究,手弹。琵琶在唐代极为盛行,以曹秒达、贺怀春等名家为代表,开创了辉煌的琵琶盛宴。北魏末年到唐末的四百年间,以曹婆罗门家族为代表的琵琶世家,为琵琶的推广和演绎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之后在明清达到了鼎盛期,以张雄、钟秀之、李近楼等为琵琶高手,独奏,演奏技艺日趋成熟,而著名的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曲谱的创作者就是民间高人汤应曾。清末北派琵琶开始沉寂,南派琵琶则生机勃勃。现代琵琶在此基础上做了改进和变革,曲调曲风也变化,加上尼龙缠丝弦等应用,品味也增加到二十多个,音域和音量更为宽广和清脆,演奏方式也开始多元化。
而历代关于咏琵琶的诗词更是让人悠思翩翩,音调的轻柔、细碎、哀怨、低抑,将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琵琶来宣泄。除了耳熟悉能祥的白居易的《琵琶行》之外,我还喜欢的有宋代宴几道的“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琵琶演奏者含情默默,听者如痴如醉,和着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彼此刻骨相思的情愫,婉妙动人。苏轼的“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撚轻扰。“勾勒出怀抱琵琶的少女优美动听的琴声多么吸引人。唐代王昌龄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琵琶轻声的诉说,展现了一种极美的境界,将心事说得淋漓尽致。元朝王恽的“说与琵琶红袖客。好将心事曲中传。”情景交融之中,琵琶的乐声将景语、情语难分,感人至深的情感一一倾诉。明代刘铭传
历数有名的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阳春古曲》、《月儿高》、《塞上曲》、《大浪淘沙》等,《十面埋伏》这首著名的曲子将琵琶特有的的技法发挥到了极致,多变的节奏,气势磅礴的听觉感官,恍若身临其境。《塞上曲》是广为流传的名曲,哀怨凄楚的感情抒发,远离家乡的愁情别绪的渲染,推、拉、吟、唱、揉、抖等手法演奏,令人久久回味。而清嘉庆年间的《月儿高》,清新流畅的曲风,优美婉转的主题,让人瞬间进入古诗词的画卷里。弹挑、半轮、扣轮、扫轮的演奏技法,引领我们进入了风轻月明的寂静夜晚,每当这个时候,我会想到海顿的《小夜曲》,晶莹剔透,诗意轻巧的主题;舒伯特的《小夜曲》,温柔甜美的思绪飘荡,浪漫而深情;古诺的《小夜曲》,悠然舒展的旋律,为夜色增添了迷人的色彩。不一样的演奏方式,带给我们心灵的慰藉却是相同的。
琵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影响,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喜爱。方先生和蒋彦的合奏更是默契和谐,尤其是我极为熟悉的《琵琶语》,调音、拨弦、转轴,轻拢慢捻,灵动清新,古韵飘渺,诗意阑珊,恍若在静谧凄婉中漫步,思绪在古老琴的声中飘浮,令人耳目一新。深婉沉着的风格,别样的情愫,漫过岁月,穿越千年时光,深情款款,向我们走来。手指的灵动,行云如水的旋律倾泻而出。一个个音符,时而快,时而慢,时而低沉,时而激昂,温润、柔软、凄美、纯粹,精湛的琴艺,独特风格的旋律,音质低沉浑厚,微妙的心理碰撞,凄切哀婉的情绪弥漫,慢慢沉下心来,内心沉淀,感官活跃,哀婉动人,听着听着,潸然泪下,乐曲征服了现场的听众。每次听这曲子,都会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空气中有淡淡的忧伤飘漾,迷失在唐诗宋词的意境里。心,在一瞬间醉了,《琵琶语》值得你再三品味和驻足。
琵琶的前世今生,既有灼灼的历史灿烂,亦有殷殷的未来召唤。在古筝等民乐热度不断上升的今天,琵琶也必然迎来辉煌的明天。这次展出的琵琶品种繁多,有曲项五弦琵琶、敦煌琵琶、凤尾黄花梨五弦琵琶、苏州四弦琵琶、漆琵琶、曲项五弦琵琶、龙头四弦琵琶、大叶紫檀五弦琵琶、玉头黑谈檀四弦琵琶、阿拉伯的乌德、日本的萨摩四弦琵琶、筑前琵琶等。沉醉于优美的琴声中,感受,细细品味琵琶的前世今生,千年沧桑穿越历史的风云,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古典音乐的记忆,脉络清晰。世世代代相传,历史变迁发展中的变革与改进,美好记忆的记载,让人久久回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