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湘西,总有许多神秘的色彩。你会想到沈从文,还有他笔下的茶峒,为你等候了千年的凤凰古城;张家界,鬼斧神工的壮美风光;芙蓉镇,演绎着两千年的风雨沧桑,在褪淡颜色中的孤独守望;还有德夯苗寨的山清水秀,旖旎的自然风景......这次,我独辟欷蹊径,带你徒步人迹罕至的借母溪村。走进它,需要穿越中国罕见的沟谷次生林,翻山越岭十几公里才能到达,甚至有一段山谷,根本就没有路,只能追溯着溪流的方向在河道里前行。这是一次艰苦却又快乐的户外之旅,锻炼了意志,也给孩子上了堂生动的野营拉练课。
一路,溪水潺潺,鸟语花香,林木繁茂,时不时还有激流汹涌,间或还有一条小蛇悄然探出头,顿时惊起一身汗。在崎岖的山林水道间行走,伴随着激动和畏惧,大声的歌唱,为自己壮胆,走在这不见人烟的原始次森林里,山风掠过耳垂,有忽远忽近的蛙鸣,这样的行走,人的一生又能有几次这样的在森林里行走呢?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奇妙的户外体验,乐趣无穷,考验人的意志,感受自然带来的清新与美好的感受。

原始次森林保护的很好,植被非常的丰富,高大的树木,密集的花儿,清澈见底的河谷,甚至在灌木丛林里隐藏着许多野兔之类,当然还有蛇,想着还是有些后怕。

一路随处可见的花儿,绚丽多姿,婀娜飘逸,默默地在山谷陡坡上绽放,美得让人眩目。如果没有我们这些行走者,它们为谁妩媚?

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都市人来说,这里是宁静的,惬意的。对于常年听到喧嚣嘈杂的我们,这里是寂静的只能听到鸟叫和泉水叮当声。
10个人的小部队,背负着帐篷、水开始了这趟行程,六个大人带着两个小学生、一个初中生、一个高中生,野营拉练,让孩子们体验艰难跋涉的真正含义。

沿着花香满径的小道前行,或者在稻谷青青的田梗上行走,亦或在清爽的水道上慢行,自然野趣弥漫。一路上除了我们就没有其他徒步者。

最快乐的是走在河谷里的孩子们,流水浸泡过的山石,长期没有人走长满了苔藓,滑滑的,一不小心就摔个大屁墩。一路上,孩子们的裤子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沿着溪流潺潺的峡谷前行,一路清澈见底的河底,五颜六色的鹅卵石在阳光下泛着光芒,令人目不暇给的山林风光,沉醉在这抹清新的自然气息里。

孩子们拣红叶,找漂亮的石头,乐此不疲。偶遇两个村民,终于碰到了生人,感觉好亲切。朴实的村民告诉我们去借母溪村该怎样走才是捷径。

两个小学生,体能锻炼的强度还是蛮大的,开始还担心她们走不了喊哭,事实证明所有的担心都是没必要了。孩子们的潜力的挖掘空间非常的大啊!

在这里,有最纯净的水,最清新的空气,最动听的鸟鸣。整个身心回归自然,回到了童年,尤其是在这个安静的夏日的午后暖阳下的小憩。

孩子们的歌声,清新的山风,洁净的山谷,鸟鸣蝉叫,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凉爽的河流中行走,手拿登山杖,展露笑颜,连山野的风都是甜美的,走在这山谷里,神清气爽。

神秘的原始次森林,林木繁茂,树影婆娑,若隐若现的毛草屋,让我想到森林里一些童话故事了。在这里,你能找到另一种心情,宁静致远。

站在小溪流间,这样的行走方式是完全有别于以往的任何一次。将整个心灵完全融入到奇妙的自然旅行之中,放松和解脱之感油然而生。

在经历了六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之后,我们终于进入了借母溪村村口,农家大妈带领我们去她家休息。这里目前还不通公路,出行依旧依靠徒步。

山谷农家的生活气息弥漫,嫩绿的黄瓜,青青的豆角,这里的人们基本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也是维持和保护环境最好的方式。

青竹摇曳,木制的阁楼,两层,青瓦。零星的散落在寂静的山谷中。此刻,农家吹烟袅绕,恍若回到了儿时的乡村。

小鸡们在路口的小道上唧唧喳喳的叫着,我们的到来,打破了村子的宁静,也干扰了它们了。看着它们在草丛中觅食,孩子们看着是欢天喜地。

不多的几户人家,坐落在青翠的山林之间,山泉清澈,空气清新,瓜果飘香,蔬菜新鲜,这里的人们一定长寿的。什么样的地方是世外桃源,在这里,你会找到答案。

借母溪村依旧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居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这老爷爷还背着背篓去采集蔬菜。贫瘠的乡村与繁华的都市,真是天壤之别啊!

带你去寻找青瓦木柱、流水缠绕、山林中的未通公路的村庄,这也是最后的、尚未消逝的原生态的家园,你将发现,这样的村庄让你感到格外的亲切,是你心灵深处的萦绕不去的童年记忆。

费孝通说:“在一个每代的生活等于开通每一部的影片中,历史成了多余的,有的只是传奇”。日新月异的中国,这样的山村,积淀了多少难忘的故事,百年的不变也成就了现在的传奇了。

当我穿行在湘西的高山丛林中,在旅游业等商业利益日益加剧的今天,能够寻找到借母村这样的原汁原味的村落,多么难得啊!宁静的山村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艾略特说:“村庄是个人的归宿”,借母溪村,这个看似落后偏僻的小山村,不仅仅是蓦然回眸时的一个映象,更是我们心灵深处渴求的最后的一片净土。

乡土中国,乡情弥漫。“历世不移的结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覆重演。”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怀念,自始自终让我留恋。背着沉重的行囊,只为寻找记忆中最美的乡村。迷人的山村风光,会让你忘却所有的红尘中的纷扰。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这样美丽的乡村,正是我们坚守的最后的温暖的阵地。稻谷机、小鸡,斑驳的木屋,晾晒的毛巾,田园风味十足。
这里一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描绘的那样“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彼此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所以乡邻之间的交往也很亲热。

鸡妈妈和它的宝宝们,每次看到这情景,都会联想无限。看来我还真是个情感丰富的女子啊。这大木盆,是农村居家必备的,可以洗衣服,洗红薯、盛水。

在农家搭了帐篷,晚上就在这里住。比深山中安全多了。并且,主人家还有太阳能,可以洗澡,呵呵,很舒服吧。比想象中好很多呢。

农家大妈为我们准备的晚餐,青椒腊肉、油焖小鱼、豆豉苦瓜,还有一锅鸡,对于饥肠辘辘的我们来说,味道是多么鲜美啊!没有添加剂,都是纯天然哦。

清早,睡到自然醒,当然鸡很早就打鸣了,然后村子里的狗开始叫,我们的帐篷还有昨晚洗的衣服,有些湿漉漉的,盛夏,还是有些潮呢。

晚上看荧火虫飞舞,数着星星入眠。白天,仰望蓝天白云,聆听稻田里蛙声阵阵,踏入这块令人向往的土地,清新自然,触手可及。

群山起伏,低谷蜿蜒,在山林间穿行,欣赏茂盛的自然山林风景。茂盛的大树,低矮的灌木丛,迷失在鸟语花香之中。

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每走一步都要格外的小心。听,有风吹树叶的声音。虽然行走的很艰苦,但是,孩子们在这里感受到了真正的大自然的魅力。

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忽闪飘到这,忽闪飞到那,与孩子捉迷藏呢。野趣,美妙绝伦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

我坐在山谷的石头上,听小溪流一路歌唱,风轻柔的吹拂着我的头发,汗一滴一滴落下。所谓的幸福,就是历经千辛万苦达到了目的。

清澈的山水,湛蓝湛蓝。晶莹碧透。水下是五彩斑斓的鹅卵石,枝叶繁茂的深林,原始的旷野风貌展现,心灵不由得融入到大自然中的风光中。

烈日炎炎,体验行走的艰辛和视觉的盛宴,用镜头记载行走中的花絮。每次旅程都是一次难忘的记忆,都是生命中不可复制的快乐。

一路上孩子都有很多新的发现,因为有趣,行走不再是单调和乏味。徜徉在自然的怀抱,生动的自然界的植物,让人目不暇给。

翠绿的密林,狭窄的山道,波光粼粼的水面,层层叠叠的山峦,光洁圆滑的石头,树林间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明镜如诗的河水,清澈,晶莹剔透,树叶在水的漩涡里打转,优雅的转身,义无反顾的远离山的怀抱。静谧的时光里,美,深植人心。

在杂草与碎石中前行,别无退路,只能义无反顾的往前走。昨天的七公里,今天的十多公里山路,无数次,我想放弃,我说不行了,走不动了。每次都会安慰我说:最后的两公里。

四季常青的原始次森林,纵横交错的河道,幽秘的河谷,明镜的河面。沿着水路行走,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美妙的风景。

群山环抱,林木蓊郁,行走在宁静澄清的河道,需要放慢你的脚步,身陷自然的美好,所有的感官都开始被唤醒。

在无数个两公里走完之后,我们终于找到了这条公路,也正式宣布徒步原始次森林的行动圆满完成。抓拍了这两个中学生穿越完成后的喜悦。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对幸福该重新定义。

徒步人烟罕至的山林的当晚,我们在公路旁搭建了帐篷,因为这公路还没通车,所以我们是很安全的。在辛苦了一天的跋涉之后,我们就着溪水洗洗就酣然入梦了。这张图片拍摄于清晨的最后小憩。

带孩子徒步湘西人迹罕至的原始次森林,蹚河过溪,领略了雄奇挺拔的山林,蓝天白云下,幽秘的峡谷,丝丝缕缕的花香摇曳,穿林踏石,青葱繁茂的自然风光,徒步的十多公里,体验回归大自然的美好,也必然成为生命中最难忘的记忆。
感谢博乐想念中的孤独将此文推荐到草根名博首页【衣食住行】栏目。
溪行桃花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