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春期《中级财务会计(二)》复习(6)----综合题
(2012-06-11 15:42: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堂在线 |
例题1、销售商品一批,不含税价款50 000元、增值税率17%,商品成本40 000元;合同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购货方在折扣期第8天付款;后该批商品因质量问题被全部退回,货款尚未退还给购货方。要求:(1)计算实际收到的销货款和应退还的销货款;(2)编制销售商品、收取货款以及收到退货的会计分录。
解:(1)计算实际收到的销货款和应退还的销货款
(2)编制销售商品、收取货款以及收到退货的会计分录
①销售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
借:银行存款
③收回退货、支付退货款支付退款
借:库存商品
同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银行存款
例题2、1月2日H公司从建行借入三年期借款1000万元用于生产线工程建设,利率8%,利息于各年末支付。其他资料如下:
(1)工程于1月1日开工,当日公司按协议向建筑承包商乙公司支付工程款300万元。第一季度该笔借款的未用资金取得存款利息收入4万元。
(2)第二季度该笔借款未用资金取得存款利息收入4万元。
(3)7月1日公司按规定支付工程款400万元。第三季度,公司用该笔借款的闲置资金300万元购入交易性证券,获得投资收益9万元存入银行。季末收回本金300万元及投资收益309万元存入银行。
(4)10月1日公司支付工程进度款400万元。
(5)至年末,该项工程尚未完工。
要求:(1)按季计算应付的借款利息以及其中应予资本化的金额;(2)编制年初借款、第1季末计提利息、年末支付利息的会计分录。
解:(1)按季计算应付的借款利息以及其中应予资本化的金额
第一季度:应付的借款利息=1000*8%/4=20万元,应资本化金额=20-4=16万元
第二季度:应付的借款利息=1000*8%/4=20万元,应资本化金额=20-4=16万元
第三季度:应付的借款利息=1000*8%/4=20万元,
第四季度:应付的借款利息=1000*8%/4=20万元,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20万元
(2)编制年初借款、第1季末计提利息、年末支付利息的会计分录。
①年初借款
借:银行存款
②第1季末计提利息
银行存款
贷:应付利息
③年末支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例题3、A公司(一般纳税人)拖欠B公司货款1 000 000元无力偿付,现双方协商进行债务重组。A公司以一台自用设备抵债,设备原价900 000元、累计折旧200 000元、公允价值600 000元。
要求:(1)计算A公司抵债设备的处置损益、债务重组收益;
(2)计算B公司的债权重组损失;
(3)编制A公司用设备抵债、结转抵债设备账面价值及处置损益的会计分录。
解:①A公司抵债设备的处置损益=600 000-(900 000-200 000)=-100 000(元)
A公司的债务重组收益=1 000 000-600 000=400 000(元)
③A公司用设备抵债、结转抵债设备账面价值及处置损益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借:应付账款—B公司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损失10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例题4.已知公司1- 12月20日有关损益类账户累计发生额,12月21—31日发生的业务如下:
公司1-12月20日有关损益类账户累计发生额
会计科目 |
1—12月20日累计发生额(元) |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
1 750 000 1 210 000 133 000 140 000 77 000 66 500 98 000 3 500 10 000 210 000 4 500 25 200 52 500 219 681 |
⑴ 将暂时闲置的机器出租,本月租金收入1万元已收妥并存入银行;该机器本月应计提折旧6000元。
⑵ 销售商品一批,价款50 000元、增值税8 500元,款项已全部收妥并存入银行。该批商品成本为40 000元。
⑶ 支付本季短期借款利息6500元,经查,前2个月已预提4 000元。
⑷ 本月应交所得税25000元。
要求:(1)对12月发生的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2)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年度利润表。
解:(1)对12月发生的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借:银行存款
2)借:应收账款
3)借:应付利息
4)借:所得税费用
(2)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年度利润表
利润表
编制单位:
项目 |
本期金额 |
上期金额 |
一、营业收入 |
1 887 000 |
|
|
1 256 0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营业利润 |
|
|
|
25 200 |
|
|
|
|
|
|
|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填列) |
|
|
|
|
|
四、净利润 |
|
|
五、每股收益 |
|
|
|
|
|
|
|
|
例题5. 已知公司2011年度的有关资料如下:全年实现税前利润1 0 000 000元。本年度确认的收支中,有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200 000元,税款滞纳金10 000元,存货年初采购成本300 000元,年末计提减值准备30 000元。公司的所得税费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年初余额为10 000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本年1~11月份已预交所得税280 000万元。
要求:
(1)计算2011年度的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额、年末的递延所得税(列示计算过程);
(2)编制1—11月(按预交总额)列支所得税费用与预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3)编制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与应补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解:(1)
2011年度的纳税所得额=10 000 000-200 000+10 000+30 000=9 840 000元
2011年度应交所得税额=9 840 000×25%=2 460 000元
年末的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10 000元
(2)所得税费用=2 460 000+10 000=2 470 000元
预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列支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
(3)年末确认递延所得税
①当出现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②当出现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所得税费用
或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③补交所得税(2 400 000-280 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例题6. 2009年12月底甲公司购入一项设备并投入使用,原价200万元,预计使用5年,无残值,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该种设备采用直线法折旧,折旧年限同为5年。2011年底,根据债务重组协议,甲公司将该设备(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增值税率17%)抵偿前欠某公司的货款850 000元。
要求(有关计算请列示计算过程):
(1)分别采用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该项设备2010年、2011年度的折旧额;
(2)计算2011年末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3)编制2011年底甲公司用该设备抵债的会计分录。
解:
(1)直线法下(2010、2011年)的折旧额=2 000 000/5=400 000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2010年折旧额=2 000 000× =800 000元
2011年折旧额=(2 000 000-800 000)× =480 000元
(2)2011年末该项设备的账面价值=2 000 000-800 000-480 000=720 000元
2011年末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2 000 000-400 000×2=1 200 000元
(3)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结转债务重组利得:
借:应付账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例题7. 发行一批5年期、一次还本的债券,总面值2 000万元,票面利率4%,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为5%,实际收款19 133 600元(发行费用略)。债券利息每半年支付一次。
要求:
(1)编制发行债券的会计分录(写出相关明细科目);
(2)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该批公司债券前三期的各项指标(应付利息、实际利息费用、摊销折价、应付债券摊余成本)。
解:(1)借:银行存款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债券—面值
(2)
期数 |
应付利息 |
实际利息费用 |
摊销的折价 |
应付债券摊余成本 |
0 |
|
|
|
19133600.00 |
1 |
400000 |
478340.00 |
78340.00 |
19211940.00 |
2 |
400000 |
480298.50 |
80298.50 |
19292238.50 |
3 |
400000 |
482305.96 |
82305.96 |
1937454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