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借贷记账法,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登记每项经济业务时,在有关账户之间就会发生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账户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例如,以银行存款40
000元偿还银行短期借款。对这项经济业务,应记入“短期借款”账户借方50 000元和“银行存款”账户贷方50
000元。这项经济业务使“短期借款”和“银行存款”这两个账户发生了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这两个账户就叫做对应账户。
账户对应关系的重要作用,具有以下两点:
(1)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例如,记入“银行存款”账户借方100 000元和“短期借款”账户贷方100
000元。通过这两个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到,银行存款(资产项目)的增加,是由于短期借款(负债项目)的增加,也就是通过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而使银行存款增加了100
000元,短期借款增加了100 000元。
(2)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可以发现账户中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有关经济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例如,记入“应付账款”账户借方5
000元和“库存现金”账户贷方5 000元。这两个账户的对应关系表明是以库存现金5
000元,偿还前欠外单位货款。对这项经济业务所作的会计处理并无错误,但这项经济业务却违反
了国家现金管理制度的规定。因为偿付大额的货款,必须通过银行办理结算,不得直接用现金支付。
在全部账户中,不是每个账户都同其他账户形成对照关系,而只是反映客观存在的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经济关系的账户才能形成账户对照关系。在日常工作中,经济业务发生后,按其账户的对应关系,编制会计分录,正确地核算和监督经济业务;根据正确的账户对应关系,检查编制的会计分录是否正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