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2023-06-27 17:45:25)
标签:

旅游

文化

图片

分类: 大同旅游悬空寺云冈石窟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

   我们自驾于202365日从北京至大同旅游,6日晨驱车80公里赶至应县。在佛宫寺正门及侧面有两条长长的古色古香的商业步行街。停车地点离景点有点远,需步行五分钟。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佛宫寺正门 即木塔入口处

   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2年(公元1056年)由辽兴宗的萧太后倡建,田和尚募建建成,直至1195年后人逐步增修完毕。它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其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吨。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明永乐21年(公元1423年)明成祖率军出师宣化,抗外敌大胜,回京途中为应县木塔题字“峻极神工”四字。(见照片中木塔最高一层匾额)

明正德12年(公元1517年)明总兵抗敌于山西阳高,但困于应州。明武宗率师援应,亦大胜。明武宗书写下“天下奇观”四字赞美木塔。(见木塔第二层匾额)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202111月释迦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因历年地震、水灾,战火炮轰,释迦塔严重扭转、倾斜(整体向东北倾斜65厘米),部分构件脱榫、劈裂。……

为什么在近千年时间,木塔如此结实牢固而不倒呢?有以下几个缘由:

首先古人设计此塔极为科学,所有梁柱檩全部榫卯连接,没有一根铁钉, 结构各部分互相支撑,后人用斜撑进行了加固。屋顶部分全部使用斗拱结构,共有54种形态各异的斗拱样式。

其二,选址好。地基为粘土及砂石,其承载力远大于木塔自重,不会出现意大利比萨斜塔那样的严重倾斜问题。

第三,夏季塔上居住着成千上万只麻燕,这些燕子以木塔上的蛀虫为食,千百年来起着“护塔卫士”的作用。……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屋檐结构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塔内立柱古画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一层大堂如来佛巨像 正面禁止拍照 后方可以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塔内壁画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木塔后身有一个小山门 门楣上书 小西天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大雄宝殿屋脊上的怪物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因为“木”塔最怕火 所以这里屋脊上的兽吻皆为龙王 看它上面的滔天海浪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游览毕

下午我们来到大同市内的善化寺。

善化寺建于唐开元年间,明代予以修缮,明正统十年(1455年)始更名为善化寺。此寺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渐次展开层层迭高。前山门、中三圣殿均为金代所建。辽代遗构大雄宝殿坐落于后部高台之上,其左右东西朵殿,东侧为珠阁遗址,西侧为金贞元二年(1154年)所建普贤阁。善化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

中轴线上几大建筑雄伟宏大,我觉得不太上镜。我感兴趣的是东西朵殿。先逛逛东侧的文珠阁。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文珠菩萨慈眉善目 骑青狮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此为壁画的绘画人落款 上书:文珠经变图 中央美院壁画系师生于2012年8月绘制完成 主笔者:王颖生 执行设计:李靖 董卓  参与绘制:储云声  王静漪 李程程  杨惠宁等17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西侧普贤阁  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中轴上最大宫殿 大雄宝殿内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两侧的卫士和随从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两侧配亭钟楼前 二位北大考古系的学生在测绘钟楼的底座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天近黄昏,我们登上大同市的古城墙。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明日我们去悬空寺  云冈石窟参观


大同游之一应县木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