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奥斯卡最大赢家《水形物语》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和一条鱼的爱情,这样的(成人)童话在古今中外都有类似故事。老外有小美人鱼,我们也有老蒲和老罗的各种鱼精,她们都贪恋着与男性人类的美好爱情。
男人鱼过去比较少见,在这里,阿咩给大家插播一个提醒,去晋江刷一下,或者百度“网文 男人鱼”,会发现已经有一大波男人鱼游到人间,准备拯救地球的剩女。
话题有点扯远了。说回人和鱼的爱情。
美国早在2014年就爆出一个惊天秘闻,一位曾参与NASA某个实验项目的女性动物研究员玛格丽特对BBC透露,她在1963年的实验中,与一只名叫Peter的海豚相爱。他们的“亲密关系”逐渐演变成人类口中的丑闻。玛格丽特被迫离开实验中心,Peter因此选择绝食自杀。感兴趣的网友可以搜索BBC的纪录片《与海豚对话的女孩》( the girl who talked to dolphins)。
女孩很美,笑起来是沉浸在爱河里的模样。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2981428917/641
研究表明,人类女性身上会散发一种与雌性海豚类似的信息素,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雄性鱼比较容易被女人所吸引。
当然,《水形物语》的导演吉尔摩可不是为了拍一部安徒生童话,要不然也不会把雄性人鱼打造成异形的模样了,也不会找莎莉姐来演女主角,更不会让她在浴缸里自w。对六十年代美苏冷战期记忆深刻的陀螺导演,借这条鱼来表现zf通过区别种族、控制人群来制造的恐惧,迎合了当下全球各种族人民大团结的呼声。而前面所说的人鱼之恋发生在1963年。
真实而平凡的生活里,人会和鱼相爱吗?阿咩觉得会,尤其是患了孤独症、生活简单不喜欢麻烦的人,比如《重庆森林》里的梁朝伟。
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bt/0/2981438566/641
孤独的人和鱼说话,和它说自己的烦恼,反正鱼的七秒记忆能让一切左耳进右耳出。而且鱼很脆弱,人喜欢脆弱的生灵,能激发保护欲,所以男人爱上鱼的可能性更高。《水形物语》里莎莉姐虽然有听障,社会地位也不高,但身形高大的人鱼在她看来更需要保护。当她意识到自己已经爱上这条鱼时,她的世界被打开,她可以像自己痴迷的各种黄金年代好莱坞电影里的女主角一样,为了爱情放弃一切。
如果你一直无法找到更合适的伴侣,那就养一条鱼吧。不需要承诺,没有物欲,只有陪伴和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