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朝花夕拾简评《百联话蒲城》

(2025-03-04 09:49:11)
标签:

书评

推介

                              作者:冯宝哲

                          朝花夕拾•简评《百联话蒲城》                      

    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会长周菊敏女士的第二部著作《百联话蒲城》就要付梓了,同上次出版《黄土情》一样,她又托我审稿校勘并写几句话,出于对故乡文化事业的热爱与支持,我便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为其能够奉献菲薄之力,当是老朽的一大荣幸!

   《百联话蒲城》酝酿的时间其实已经不短了,二零一五年出版的《黄土情》就载有它的初稿,而且排列在前,开篇即见,足见作者对其的倾注非同一般。几年来她又将其内容作了新的调整与充实,字斟句酌,进行精打细磨,最后定稿一百零三副,使《百联话蒲城》具有了新的面貌与内蕴。为了写出故事的真实性,她多处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拍摄照片。据说拍关帝庙图片就跑了六次;写西头人宗庙,她来回奔波百余里,向当地老人了解传说故事;写九天圣母庙,她于酷暑时头顶烈日,攀登悬崖峭壁,去现场体验。确实是下了功夫。她还萌发了联合书法界高手打造“联墨双馨”的念头,恭请县内外及市、省乃至北京的一百多位书法家将这些对联全部以书法展示。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具体实施起来,却难度不小。一开始就经受了书法界浮燥之风的考验,当作者兴致勃勃地在友人的引荐下去西安拜求一位所谓书坛大腕时,却受到了令人尴尬的冷遇。求人书写一百多副对联虽然困难重重,但它并未动摇作者追求完美的决心,反而倒增添了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勇气,那怕再有千难万险,一定要刻苦努力,实现宏愿。好在书法界的主流还是令人欣喜的,经过多方联络,竟有一百六十多位书法家惠赐墨宝,有的还不厌其烦,多次改写,务求拿出满意的作品,共襄此举,表示了他们积极支持的态度,成就了一段书联结缘的佳话,完成了一项百人相助的艰巨工程,而作者为此所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由于参与编审校勘,能以先睹为快,我觉得《百联话蒲城》实在是一本高质量的好书,好就好在它具有三个特点:

    一曰知识性。此书是以蒲城县的历史文化为题材所撰的一百零三副对联,每副对联都附有详尽的注释,其内容涵盖蒲城的历史轶闻、历史事件、历史名人、风景名胜、文化遗产、地方特产等各个方面的精华。它以挖掘、宏扬乡土文化为主题,赞美大好河山、继承优良传统,歌颂正义、批判邪恶,推广地方文化、体现党的政策,赞扬好人好事,展现人民幸福生活。歌颂了蒲城农业发展,城市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气象,其所有篇章喷礴出满满的正能量。一书在手,就能对几千年蒲城人文历史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知之甚详。

    二曰艺术性。作者以满腔的热忱、奔放的激情,通过缜密构思,遣词造句,反复推敲,终成佳联,其咏赞故乡,追忆历史,彰显先哲,歌颂改革的初衷洋溢于字里行间,加上每副对联都有精湛的书法和精美的插图,书联双璧,文图相谐,在蒲城以至更大范围内,可算独辟蹊径,首开先河。读者通过本书不仅可以欣赏到意境高雅、对仗工稳的上百副联作,还可以欣赏到省内外一百零六位书法家雄浑飘逸、刚柔相济的墨宝,这真是国粹生辉,翰墨飘香,算得上大美的艺术享受了。

    三曰实用性。本书的联作,既无华丽词藻的堆砌,又无烦言套语的累赘,更无深奥寓意的难解,格调朴实,好懂易记,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它可以作为一本乡土教材,帮助人们用最便捷的方法认识蒲城,了解蒲城,使千千万万蒲城儿女读懂蒲城,热爱蒲城,从而激发大家的爱国、爱乡热情,为蒲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具备三性,则此书可以成为值得向读者推荐的精品了!

最后特赋七律一首以为本文作结:

百联颂县事无前,地理人文史有传。

绞尽脑汁勤炼句,耗竭精力细谋篇。

墨联双璧著佳构,遐迩群英作后援。

因艺结缘襄盛举,煌煌一卷誉蒲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