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是我的图腾

(2021-02-05 09:20:43)
标签:

岁月

属相

图腾

情感

                        作者:冯宝哲        

         牛是我的图腾

 今年农历丑牛年,是我的本命年,我自丁丑年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牛已度当值,也算经历了一些风雨了。幼时有一算命老人说我的命是一头正在曳套犁地的耕牛,这种迷信的说法自然是不足凭信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对耕牛却特有感情。也许是由于属相是牛的缘故,在十二生肖中,我最喜欢的就数牛了。它没有鼠的油滑,虎的暴烈,兔的怯懦,龙的神秘,蛇的悚人,猴的狡黠,猪的懒惰;同马相比,它的耐力持久;同羊,鸡、狗相比,它的体型高大。牛是我在动物界最崇拜的图腾,我把曳套的耕牛视为良师,以牛自比,书房命名为栖牛斋,人们一看便知这是卧牛的地方。

 我喜欢牛,一是因为它温顺平和。牛生性驯服善良,虽然魁形巨首,但从不以势压人,虽然力大无比,但从不恃强凌弱。我们可以设想,以牛健壮的体格与充沛的体力,如果耍横肆虐那是人们能够抗衡的么?但出奇的是它一直同人类和睦相处,即是七八岁的孩童也可以执鞭放牧。任你前后吆喝左右驱使,绝无顶撞违逆不听调遣之虞。明时普明禅师在《牧牛图颂》诗中写道:“绿杨荫下古溪边,放去收来得自然;日暮碧云芳草地,牧童归去不须牵。”把牛与人之间安祥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不须牵”三字刻画得入木三分。

 我喜欢牛,二是因为它勤奋辛劳。人类进入农耕社会以后,几千年来,牛是农耕的主要役畜,没有牛的日出日作、日入日息、辛勤耕作,人类的生存延续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牛的勤奋有目共睹,试想农事活路的施肥整地播种收获碾打仓储以至拉磨运输那一项能够离开牛的动力,人们的吃喝穿戴全要仰仗牛的帮助,才能得以丰足。吃苦耐劳的牛一年四季披星戴月餐霜饮露沐雨栉风汗流浃背劳作不息,有谁的辛勤劳动可以与牛相比呢!近代诗人臧克家写过一首《老黄牛》:“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对牛的勤奋自觉给予了很恰当的评价。 

 我喜欢牛,三是因为它忠厚老成。牛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它敦厚宽容、任劳任怨,吃得亏,纳得憨,不记仇,不记恨,宽宏大量,以德报怨,不摆架子,不争位子,不使绊子,不钻空子,不出风头,不说大话,不邀功请赏。不谄上媚下,不趋炎附势,不落井下石,不争多论少,不拈轻怕重,不投机取巧,不哄骗欺诈,只会老老实实为人们服务,对主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代诗人刘叉在《代牛言》中写道:“渴饮颍川水,饥喘吴门月。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歇。”如果黄金可以种植,它都愿意为主人竭尽全力,可见其忠于主人的虔诚。

 我喜欢牛,四是因为它脚踏实地。牛的特点是认真实在,埋头苦干。它不浅尝辄止,不浮光掠影,不故弄玄虚,不朝秦暮楚,不浮躁,不虚夸,不冒失,不莽撞,钉是钉,铆是铆,扎扎实实,稳稳当当,一步一个脚窝,走得端,行得正,不走邪路。唐代诗人柳宗元在《牛赋》中赞扬它“日耕百亩,往来修直,”就是说它直来直去。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十九日出曹门见水牛拽车》:“只见吴牛事水田,只见黄犁负车轭。今牵大车同一群,又与骡驴走长陌。昂头阔步尘蒙蒙,不似绥耕泥陌陌。”由水牛拽车“昂首阔步”的形象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尘蒙蒙”中这清晰的脚印。

 我喜欢牛,五是因为它坚韧执著。牛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它勇挑重担,永不服输,面对困难,毫不畏缩,能够持之以恒,顽强拼搏;它能承受各种不平和虐待,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而直达既定的目标。当代画家刘汉在一首《题画诗》中写道:“风吹雨打不回头,骨瘁筋摧勿怨尤,何必计较鞭加背,此生原是拓荒牛。”这种百折不挠的韧性,正是牛的显著特征。

 我喜欢牛,六是因为它沉稳庄重。牛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牛是农耕社会的功臣,是农民一家人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但它从不以功臣自居,不以绩显自傲。它顺不骄,逆不馁,名利不贪,荣辱不惊,赞誉不喜,叱责不怒,不好高骛远,不见异思迁,不趾高气扬,不垂头丧气,南宋宰相李纲的《病牛》一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饱暖,不辞羸病卧残阳。”写出了牛的崇高伟大,写出了牛的沉稳端庄,只要广大人民都能吃饱穿暖,牛则觉得自己以瘦弱之驱病倒在夕阳下也是值得的,这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对牛来说却是确实存在的客观现实。

 我喜欢牛,七是因为它朴实无华。牛宁静淡泊,与事无争。它不哗众取宠,不虚张声势,不好大喜功,不矫揉造作,不争奇斗艳,不喧宾夺主。北宋诗人孔平仲《禾熟》一诗:“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在“禾黍香”、“谷登场”的一派丰收景象中,作为第一功臣的老牛,居然毫无居功自傲之意,却觉得这是初步了结了一桩债务,悠然自得地静卧一旁,在山坡上发挥自己的反刍功能反复地啮草,质朴的老牛在这里被描写得栩栩如生。

 我喜欢牛,八是因为它无私奉献。牛舍力耕田,奋力拉车,以乳育人,以肉供餐,几乎把全身都为人类作了贡献,但它却从不计较得失,不贪图享受,只讲付出,不求回报,它将全部的精力化作米粮,自己吃的却是一把干草,就这还被它嚼得有滋有味。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和圣俞农具诗》中写道:“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把牛对众生贡献、自己却一毛不取的无私奉献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牛是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牛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牛的精神是我做人的楷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