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平县诗词楹联学会创作培训基地曹村中学诗词楹联创作专题讲座学习会上的开场白

标签:
教育诗联讲座活动 |
曹村中学诗词楹联创作专题讲座学习会上的开场白
各位领导、各位诗友、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中午好!今天应富平县诗词楹联学会之约,能有机会同诸位一起探讨诗韵诗律问题,我感到十分高兴!富平地灵人杰,历史上产生过许多惊天动地的盖世英雄,从王翦、杨爵到胡景翼、习仲勋,他们都为中华民族做出过杰出的贡献,驰名中外,永垂青史!特别是它如今又是国家领袖的故乡,更是令人倾心向往。来到此间,我首先要向光荣的富平人致以衷心的敬意!今天还有个特殊性,我们举办讲座的曹村中学是我今生第一次到达的地方,现在面对的所有听众我们之间也是第一次见面,这是我值得庆幸的时刻,我知道曹村,印象最深的是今春看过的电视剧《年年岁岁柿柿红》的拍摄取景地就在这里,借用这个电视剧名,我改编为一副对联,作为见面礼送给大家,祝福诸位“年年岁岁红红火火;事事时时顺顺当当。”
现在进入今天的正题,开始讨论诗韵诗律方面的问题:(下略)
附录:曹村中学的报导:
——曹村中学诗词楹联创作基地授牌仪式暨诗词楹联创作专题讲座
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曹村中学师生诗词楹联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4月19日下午1点,曹村中学高一年级500余名师生齐聚综合楼报告厅,举行了一场诗词楹联创作专题讲座活动。本次活动由曹村中学和富平县诗词楹联学会共同举办。曹村中学校长尹小昌、富平县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主席张美丽、副主席田三民等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曹村中学副校长李军伟主持,陕西省“孙髯翁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冯宝哲先生主讲。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冯宝哲先生结合自己几十年的诗词楹联创作经验,为曹中师生讲解了诗词楹联的历史渊源、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他渊博的学识、通俗易懂的讲解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诗词楹联讲座
本次活动还举行了简短的授牌仪式,冯宝哲先生为学校赠送了自己著作的《风雨留痕》三卷本。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学会一行对曹中校园文化赞不绝口,特别是对曹村中学在餐厅、公寓门口悬挂由曹中老师亲自撰写对联的做法赞赏有加。

授受牌匾






诗词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传承彰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拓宽了师生的传统文化视野,更加深了师生对诗词楹联的理解,激发了师生热爱和创作诗词楹联的热情,在曹中播下了一颗传承传统文化希望的种子。
精选留言
上元鴻舍主人(朋友)
【鹧鸪天】曹中诗文讲座 柳絮飘飘拂面风。春花灿灿染霞彤。白杨脚下翩翩影,学子谦谦敬髯翁。 扬国粹,在曹中。一言一语道诗通。情柔润物殷殷意,承继前人雅诵功。 (词林正韵)
独立寒秋
《致母校》 文/独立寒秋
淡卐遠
金翁山洞传书声,曹中园内聚贤圣。学子凝眸会神韵,白杨树下授词书。
六柏堂主
《沁园春·回母校》 六栢堂主 曹中一别,三十年整,时光匆匆。忆往昔岁月,恍如梦中。通铺大炕,屋冷穿风;开水泡馍,萝卜受宠,周未回家靠脚功。 看今日,母校容顏变,颔首鞠躬。高楼气势恢弘,水泥路宽交错纵横。望白杨笔挺,数千生众,书声四起,灯火通明。外聘名教,精心耕种,展翅鲲鹏越锦屏。回头看,坎坷求学路,受益无穷。
淡然若素
再回母校 王爱 跟随县诗词楹联协会一行 再一次回到了我的母校曹中 用心的搜寻着八七四班教室的踪影 不见了当年的砖墙碧瓦大教室 一座三层教学楼早已在那里高耸 只有那两棵风中挺立的白杨 忽闪着叶子读懂了游子的心声 坐在四楼报告厅 再当一次学生 和五百多师生一起 把诗词楹联的知识聆听 那此起彼伏的掌声 是学子们对诗词最高的敬畏和尊重 干净整洁的校园 独具特色的黑板报 振奋人心的曹村中学校歌 食堂、宿舍门前悬挂的本校教师拟写的楹联 处处把曹中人的传承和智慧彰显 亲爱的母校 我知道白杨是你的精神图腾 我感恩师者的伟大——默默坚守着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我坚信 曹中苦干精神将激励着一代代曹中人奋力前行
人民战士(唐大柏题)(朋友)
看来,冯老身体还很好,这是我从您能够讲课获得到的最让我高兴的信息。 冯老一生影响了不少人,包括明华,您也是我的恩师!向恩师致敬!
雨蝶(朋友)
春风催醒校园花,漫载诗情韵律佳。 国粹弘扬多兴趣,堪教心梦舞天涯。
如果(朋友)
冯老是楷模!赞!
sxbshzl(朋友)
1、为富平等文化有识之士点赞。 2、祝贺冯老师,看到他精神矍铄,使人高兴。 3、对于冯老师,据我所知及所感,在古诗词、楹联等领域内,论知识之丰富、功底之深厚,就我渭南而言,尚无可出其右者。富平方面是懂行的人们哪。 4、看到几年前曾一起参加过市楹联学会会议的张美丽、齐西丽二位老师依然青春长在、风采依然,也感到高兴。 5、祝愿不久之将来,富平方面能在楹联、诗词等优秀传统文化领域内取得突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