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宝哲
楹联辉映满重泉
——为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鼓与呼、思与行
得悉中国楹联学会同意蒲城县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的消息,我很高兴。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国粹园地的奇葩。它从产生的时候起,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逐步溶入民间风俗之中,成了处处皆有、事事可用的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载体。我这一辈子,非常喜爱对联,但过去对它的基本知识却知之甚少,只是退休之后才有了学习、钻研的机会。这要从二零零零年开始说起, 那一年蒲城县在老书记刘耕农等前辈的倡导下成立了诗词楹联学会,我虽常住渭南,但还是由于故乡老友的热情引入而成了早期会员。加入学会后,在同好们的熏陶和感染下,我对诗联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于是便一头扎进诗联知识的海洋里,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诗联的基本知识,汲取宝贵的营养,终于由一个门外汉,开始摸到了进入诗联殿堂的门径,学会的领导们又鼓励我总结、整理了自己的学习笔记,并策划付梓,发给大家学习参考。这一过程,充分说明蒲城诗联学会是我步入诗联高阁的领路者,我十分感谢学会对于自己的栽培与滋养。二零零四年我又加入了渭南市楹联学会,并且承蒙老会长庞盼望的引荐而驻会工作,使我能够为普及和发展渭南的楹联事业奋斗十多年。这十多年间我同故乡的诗联学会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且积极参与学会的各项具体工作,先后五次参与了本县面向全国征联的策划、组织与评审,充当《尧山雅韵》、《凛然正气》、《江河赤子》、《千古功臣》、《对联集成》等十多部诗联荟萃的编审,我把“诗联靓故乡”作为我的梦想,深为自己能够为之献出一份薄力而感到荣幸与欣慰。由于我参与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楹联文化联席会议的组建工作,结识了全国优秀楹联活动家、山西省运城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岳民立老先生,他是运城市各县全面实现“楹联文化县”一片红的领头人,是创立河东流派,引领全国联潮的旗手。他的耀人业绩,也使我产生过蒲城县能否创建“楹联文化县”的设想,但是考虑到各种实际困难,我当时甚至觉得这只能是一种奢望。出乎预料的是二零一七年这一议题正式提上了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的议事日程,我真为新班子的这一举措而感到震撼,它道出了老一辈楹联人敢想而不敢说的梦想,其胆识、勇气和魄力都令人非常钦佩。应当说创建楹联文化县这是一项浩大艰巨的综合工程,并不是大喊一声就会轻易实现的,而是要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踏实肯干,步步为营,攻关克难,攀登顶峰。没有坚定的恒心、坚强的毅力、韧劲和吃苦精神,是绝对不敢涉及的。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近年来蒲城县委、县政府坚持文化兴县的理念,高度重视楹联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许多部门对楹联文化建设积极参与,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楹联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一支高素质的楹联家队伍已经颇具规模,楹联创作中的精品不断涌现。可以说创建楹联文化县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按照达标条件来要求,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现在距离明年初的验收时间也就是二百天左右,情势紧迫,时不我待,需要大家瞅准目标,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再接再厉,扎实工作,查缺补漏,主攻薄弱环节,夯实牢固基础。作为一个老会员,老朽虽然年迈,也愿同大家一起奉献菲薄之力。愚以为当前应抓的补课措施,应当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抓好楹联知识的普及,让广大会员人人都学会楹联的写法,认识楹联,热爱楹联。二是认真抓好楹联教育基地和楹联文化村的建设,要拿出看得见的成果来。三是要检查、规范城区及旅游景点的楹联,坚决淘汰违律之作,提升文化档次。四是春节前要对群众进行一次实用楹联知识的大宣传,规范春联市场,提高春联质量,部门发放的春联应经联家的审查,杜绝违律乱象。五是抓好楹联标志工程,保质保量完成楹联一条街的建设布局,办出亮点,办出特色。六是进一步开展各种楹联学术活动,抓好刊物和微信平台,创精品,争繁荣。
最后,我提出这样的口号,愿与大家共勉:紧急总动员,大战二百天,建成楹联文化县,造福桑梓献寸丹。
并题七律一首,以表我意:
创建楹联文化县,一声霹雳震蒲川。
批文堪比进军号,学会犹如指战员。
瞅准目标齐奋进,夯实基础共攻坚。
弘扬国粹联花绽,万紫千红靓奉先。
冯宝哲于2018年8月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