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喜庆钻石婚
(2018-05-01 07:15:42)
标签:
生活情感诗歌 |
诗曰:钻石婚庆
耄耋喜庆钻石婚,结发六旬情意深。
互敬互尊琴瑟好,相知相爱芷兰馨。
千难万苦同加劲,一日三秋共挂心。
岁月滋培连理树,鸾吟凤唱百年春。
今天是我的钻石婚纪念日,六十年前一九五八年五月一日,我在农村老家与老伴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开始了成家立业的奋斗历程。那时我已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将近六年了,其身份是一个在本村本社进行劳动锻炼的青年干部。当时一门心思是自学准备参加高考,对于自己的婚事并未在心。我俩之间的结识,并没有谈情说爱的相恋过程,而是在父母的催促下,经过介绍人的牵线才认识的。我俩的介绍人是与我同村的王婶,是我一位老同学的母亲,被介绍者是老人外甥的女儿。我俩婚前只有过两次见面的机会,初次见面是了解沟通各自的情况,由于彼此之间也挑不来什么不妥,于是便确定了相互认可的关系,第二次见面就是商量确定结婚时间,虽然中间时隔半年光景,但过程确实就是如此简单。我同老伴的婚事,冲破了买卖婚姻积习的老套,开创了我村新事新办的先例。没有举行过订婚仪式,没有财礼相赠,我只象征性地送给她六十元钱便算作见面礼,当时不足我一个半月的工资。结婚时没有彩车的接送,没有傧相的陪伴,没有乐户的吹打,没有鞭炮的助阵,我俩直接到乡上领了结婚证,照了结婚像,便各骑自行车直奔我家而来,结婚仪式倒也热闹,但俗套全免。自备的待客酒席,既不铺张,也不寒酸。
说老实话,这么急促的婚姻,既非一见钟情,也非无动于衷,可能算是有缘吧,在简短的接触中,我已感受到妻的善解人意与思想新潮,特别是在对待财礼上不随世俗的明智使我颇有好感,这起码说明她是注重情感而漠视金钱的,是一个靠得住的人生伴侣。婚后的生活验证了我之前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我这辈子确实碰到了一个贤惠淑静、勤快能干的好伴当。我这婚姻应当属于“先结婚,后恋爱”吧,婚后的感情升华,使我俩彼此之间在心目中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相聚相依是我俩的最大快乐。两颗心的相牵,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妻在生产队的劳动绝对是一个女中强手,刚过门不久就是夏收,她割麦的速度竟是全队拔稍,一直在前,那种开镰快捷、潇洒麻利的劲儿获得的为众所赞的目光,使我这个生活搭档也觉得脸上焕彩,份外开心。我虽然正在劳动锻炼,但干起农活来,其效率同她相比,那简直难以启齿,我是暮囊拖沓,她是利索干练,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就说锄地吧,她眼尖手快,除草保苗,松土保墒,一会儿就是一大片,而我则眼痴手拙,慢慢腾腾,一不留神就会误锄伤苗,怎么也快不起来,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妻的能干获得了乡亲们的认可,不到一年功夫,她便被大伙选为生产队的妇女队长,随后又受到大队的关注,把大队信用站的工作交给她,由信用站会计接下来任大队会计,最后还担任了多年的妇女大队长,并多次被选为乡人民代表。工作中深孚众望,连续留任,一直到农转非进城后,她才恋恋不舍地从大队干部的岗位上退了下来。
妻在处理家事上,顾全大局,心胸开阔,居功至伟。由于上世纪中叶,国家尚未实行计划生育,我俩育有四个子女,拖累较重,我的弟弟囿于认知所限,提出分家,妻却因为居长表达了要求与二老不分的愿望,全部包揽父母的瞻养义务,以减轻弟弟生活的压力,并且说到做到,一直同父母亲密相处,孝敬有加,侍奉得体,以至二老安然归天。弟弟突遇车祸,她不计前嫌,主动出手,支持协肋我料理后事,弟媳数度骨折致残,急病离世,又是她以骨肉至亲之情同我一起主持操办,使已亡的亲人入土为安。年幼的侄儿侄女对此感激涕零。我家也被评为村上的五好文明户,受到了乡上的表彰。
妻的自强不息令我十分钦佩,她虽是普通女性,但一辈子要强好胜,即使碰到困难,也决不示弱。农村实行责任制那个时候,我在外工作,家里只有她一个女劳,还在大队担任干部,工作比较繁忙,上有二老,下有四少,家务也不省心,但庄稼的作务,夏秋二料,耕种管收,她却从来不落人后,丰厚的收成,也会使人心欢意畅。其间亲戚乡邻的相助固应感激,但妻的吃苦能干以及与亲邻的融洽关系却是值得称道的决定因素。
妻曾学过缝纫,精通剪裁技术,在农村时左邻右舍常会找她量体裁衣,甚至缝纫成装,她也乐于为人帮忙,每遇所求,便会放下自己正忙的活路,立即布局开剪,遂其所愿,务使来者满意而归,她才感到高兴。现在进了城,入住了家属楼,许多人感叹于单元楼住户之间的封闭状态,形容为“对门不相识,视若陌路人”。但是由于老伴善处邻里关系,我在入住小区后却没有这种闭塞的感觉,楼上楼下,对门近邻,常来常往,家属们异常亲热,不仅经常一起搓麻,欢度暇余时光,每有家乡特产、希罕食品,如槐花麦饭、剌角绿面等,便会互送赏鲜。特别是现代城里的多数女姓不习针黹,这就使老伴的缝纫手艺更加有了用场,常有家属登门请教针头线脑的事,老伴的接待一如既往,热情殷勤,我家的缝纫机此时便会发出欢快的“嗒嗒”之声。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瞬之间一个甲子就这么匆匆地过去了。流逝的岁月是我俩爱情历程的真实见证,六十年间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小的争执与别扭,但从来没有出现过大的纠葛与碰撞,相互之间没有动过一根指头,讲过一句粗话。可以说一直相敬如宾,相得无间,相濡以沫,相依为命,虽然其间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坎坷,我俩始终相容、相知、相帮、相扶终于走到今天,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在老伴的照料下,我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为家事再操半点闲心。所有这一切我要感谢造化于冥冥之中所给予自己的特别垂顾,感谢上苍的巧意安排,使我在不经意间获得了这样难得的如意伴侣,真是天赐良缘啊!
附:大荔严四虎赠诗:贺冯老钻石婚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