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于“离乡背井打工难”

(2018-02-03 08:52:55)
标签:

文化

生活

情感

诗歌

                              作者:冯宝哲

           有感于“离乡背井打工难”

昨天微友闫俊通过微信发来七律《南疆工》一首,其文曰:“万里艰辛滞一陬,边封朔气透衣裘。可怜鬓雪同飞雪,长愧书楼似客楼。学过三冬何足用,田无二顷苦为谋。天山应不难生计,也学行人共白头。”文后附言:“请冯老师指点!”闫俊同我是忘年交,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人,对于古体诗词很有研究,家住蒲城县西,原在澄城电力部门打工,近一年来,很少联系,我还以为他仍在澄城安然就业,谁知他这一首“南疆工”竟打破了我心中的宁静,他的生活怎么会同“南疆”联系起来呢?于是便急于发问:“你现在在南疆吗?我不了解情况!”得到的答复是:“是!现在喀什。”我又问:“是工作调动,还是有其他情由?我还以为你仍在澄城呢!”他的答复是:“不是调动,家里盖房子需要很多钱,只好出外打工。新疆工资高一点,就到这里工作了。”这样我才完全明白了,原来我这有固定收入的人,是不了解没有固定职业的打工族的苦衷啊!于是当即回报七绝一首:“离乡背井打工难,只为衣食多挣钱。将近年关思故土,团圆梦里泪湿衫。”随后即收到闫俊和诗两首,一是:“书生无用百般难,万里飘摇为少钱。莽莽天山飞雪夜,故乡应已换春衫。”二是:“初生牛犊岂知难,换酒呼卢不问钱。两鬓残星应愧杀,天涯朔气老青衫。”想起这些打工族朋友们生活的艰难,真让我问心何安啊!

此文见博后闫俊又和诗一首曰:“人生处处步艰难,腹少诗书囊少钱。几树寒鸦栖不定,九边尘土敝征衫。”

微友王拴庆也通过微信和诗:“背乡离井自艰难,莫负斯文苟为钱。飞雪连天怜独影,不期珠泪落青衫。”

身在澳大利亚探望儿孙的“文朋艺友微信群”群主杨平先生也发来和诗:“打工微友确实难,奔向天山去挣钱。改善生活凭气力,家人盼望早回还。”

白水文友侯哲霖向朋友圈转发了此文,并写了《读后感》:

“1、冯老师微友闫俊的近体诗功力是比较好的,有诗味、有沧桑、有生活,很值得一读。

2、人生往往如此,苦难出真知、穷困见精神。固然我等无李杜之大才,然李杜一生岂非亦终生失意?能写好诗,在一定意义上其价值并不逊于大富贵,如果深知中国文化的话,如果眼光并非只局限于此区区数十年内的话。

3、奋斗、拼搏总是值得赞赏的,人们常说,打工的经历也许就是一种财富,不必太黯然。莫忘了,大牛李白曾有言:天生我才必有用!信心不可丧,自信方见底气。

4、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并非现在才有,自古常有之事也。走自己的路,亦不必愤世,也无须自怜。唯其苦与难,唯其咬牙坚持,如此作品方见深度、方显灵魂、方值得叹赏。不要怕悲剧,岂不知悲剧总是厚重深沉于那些喜剧?!否则,何来专意要去受苦的佛教徒、基督徒们?让生活鞭打你吧,你自己也用鞭打你吧,因为受苦比其它都离“虚空”更远一些,虽然,终究一切皆归虚空!

5、但愿,这其中的一些话语不会被人们认作是走火入魔的怪论。哈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