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第六期同题对联一清代考院初审意见
(2018-01-16 16:59:03)
标签:
文化对联 |
蒲城清代考院位于县城关镇东槐院巷27号,面积为6600余平方米。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始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由当时在任县令张荣升和邑绅商建,以解决小考都要搭考棚进行不便之宜;考院座北朝南,结构严谨,布局合理,从现在的大门往后,基本保持了当年的风貌。院内木刻、石刻、砖雕精湛,丰富多样。(详见百度:蒲城清代考院)
1
庇生员而建院,赖乡贤重义,凄雨何能侵弱树?
兴社稷以遴才,信科考应公,寒门或可振家声。
2
身居斗室,心念庙堂,竭智尽忠书妙策;
为帝遴才,替国培栋,腾蛟起凤育贤人。
3
沧桑考院,筛选良才兴社稷;
风雨卧牛,放飞梦想建康宁。
4
士心不辍家国事,壮志凌霄,几成大梦,
竹笔且为锦绣文,豪情催马,我啸长空。
5
近观考院,天作君师,为王者佐;
远望京楼,门罗将相,近圣人居。
6
起凤腾蛟,此处曾铺举子登天路;
飞檐画栋,今朝正是人民游冶时。
7
腾蛟起凤,羊毫流墨飞锦绣
紫电青霜,金剑展姿舞芳华
8
初乃进阶入仕之基,效贤效圣,唯期他日登金榜;
今为怀古钩沉之地,漫步漫思,喜见奉先多俊才。
9
寒窗苦读,三年灯火,厚望槐香故里;
考院试才,五更秋风,只期光耀门眉。
10
考生入仕酬壮志
立院举贤振中华
评:语流节奏。
11
儒生入士路习作读起步
睿智顕峯芝秀进举遂行
评:分句不清,难解其意!
12
传承祖辈、钦德育才、春风催绽滿院桃李
品味科举、相约考院、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评:多处存在失替现象,且“德、约”今古混用,上下联也不对仗。
13
皇帝重精英,县令集资雇工兴考院;
少年习典籍,童生备考应试振家邦。
14
好男子,挥毫舞墨,珠玑锦绣初绽展;
真丈夫,浴火重生,热血腾奔竞龙庭。
15
清时考院,腾蛟起凤杰人地;
今世景观,紫电青霜华物天。
16
入斯门,青帽蓝衫,妙笔生华,历三更灯火,展才思八斗;
出此院,花翎玉带,秉公匡正,织九甸荣光,惠黎庶四方。
评:“华”应为“花”。
17
考院启圆学子梦;
蒲城迪就将相名。
18
考生应试,雕梁画栋,国重英才兴社稷;
金榜题名,起凤腾龙,民逢盛世转乾坤。
19
雕梁画栋,一朝文脉兴华夏;
说古谈今,四海学人肩大图。
20
驻足观瞻,见百年陈业,仍檐栋峥嵘,考院风光留胜迹;
凝心思虑,想十载寒窗,凭文章锦绣,龙门腾跃尽英才。
21
黉门读孔孟 ,经天纬地游泮水;
科场秀文章 ,起凤腾蛟跳龙门。
评:语流节奏。
22
寒门学子逢机遇;
考院严师选栋樑。
23
清时考院,选才兴国;
当代游人,览古知今。
24
龙腾凤舞宏图展;
应考选贤美梦圆。
25
进科场展才能为国选秀;
入黉门长智慧内圣外王。
评:上下对仗欠工。
26
千秋景慕奉先美;
四海光临考院深。
27
槐为笔以书,一朝文脉辉蒲邑;
洛蘸韵而洒,万丈波澜漾碧霄。
28
十年寒窗,废寝忘食惟愿题名金榜;
一日考埸,龙腾凤舞但求耀祖仕途。
评:上联四连平,下联失替失对。
29
万家灯火学风正,
考院百年龙凤腾。
30
虽说旧制,选贤举士,进进出出,多属揽月摘星主;
更喜新朝,陈典列籍,來來往往,全是承前启后人。
评:“属”应改为“为”。
31
数载寒窗,素笺赋锦章,只为秋闱折桂;
满腔清正,科场酬壮志,惟求社稷中兴。
评:“壮”失替失对。
32
飞檐画栋,古色古香,集文脉,选贤能,经历沧桑藏故事 。
凿壁囊萤,如饥如渴,跃蟾宫,光先祖,效忠社稷步青云。
33
修身道德归儒脉;
济世文章出此间。
评:古声,语流节奏。
34
起凤腾蛟,曾寄千门学子寒窗梦;
雕梁画栋,仍留百载考堂古朴痕。
35
英才奋笔题金榜,
壮志凌雲作栋梁。
36
李桃争艳,铺就阳光路;
文字激扬,塑出梁栋才。
37
紫电青霜,武举摘金地;
腾龙起凤,文魁夺冠间。
38
张张画卷钩沉,毓英贤,惊朝野;
每每春风得意,登金榜,展雄才。
39
挥毫泼墨,撰对赋诗,科举择灵秀;
跨马挽弓,刀戈剑戟,边关建伟功。
40
木石砖刻巧如神作;
厅舍堂房美若天工。
41
书声朗朗人强本;
考运悠悠国盛基。
42
学海泛舟,泼墨挥毫名榜首;
明珠破土,光前裕后报家国。
43
画栋雕梁,斗室难囚鹏振翅;
挥毫泼墨,雪笺好展志凌霄。
44
寒窗筑梦,壮志凌雲匡社稷,青史永垂贤雅士;
考院寄情,善行启智撑琼楼,春风不忘邑绅商。
评:“撑琼楼”句间三平尾。
45
览紫电青霜,武驰沙场;
思腾蛟起凤,文佐庙堂。
46
间间斗室,腾蛟起凤,经天纬地言志处;
处处高台,紫电青霜,济世安邦表忠间。
评:语流节奏。
47
高台紫电青霜憾五岳,亦存善念
笔底腾蛟起凤得经书,且知笃行。
评:有数无对,“五”可改“山”。
48
旧制罹风雨,籍明清斗室,奋笔疾书酬壮志;
新朝忆峥嵘,登时代舞台,高歌猛进荡激情。
49
曾此间志士恢弘里,切切重望中,俨木刻石雕,经年犹有墨香散;
喜今日将军矗立前,巍巍唐塔下,发夭桃艳李,折桂还看意气生。
评:古声。
50
儒子抱负填膺,梦佐王兴社稷。此地起凤腾蛟处;
考院梁屋讲究,淘将相强国邦。斯庐荐才举子居。
评:失替失对。
51
逐梦第一关,岂论富贫贵贱;
登堂不二志,能成鹤凤虎龙。
52
文传天下兴衰事;
院储儒生报效心。
53
仰贤达择优汰劣,门外座骑张气势,
痛今夕买位求荣,屋巅瑞兽啸天空。
评:“达”、“夕”均为入声字,上下同位,属今古混乱用。
54
考院依然光异彩;
华章如故缀儒风。
55
下笔千言,佳句文光射斗;
出门一笑,长空瑞气化虹。
56
远百年考院,济邦才俊荐华夏;
近世纪蒲城,显赫勋功究此身。
57
灰瓦青砖藏趣事;
文房墨宝数流年。
58
宝地彰显蒲城文物风采,
考院尽出国家栋梁精英。
评:失替失对且对仗不工。
59
曾是选科场,平民冀出乡,亦作教苑地,槐小藉此扬,
今复考院名,古里迎客观,因缘西岳松,山文相映辉。
评:失替失对且对仗不工。
60
昔日科举选才奉先清代考院传故里,
今朝重教兴国蒲城育人奇芭绽遍地。
评:失替失对且对仗不工。
61
迈进清代考院,
飞出奉先英才。
评:失替失对。
62
觅千古文章才子笔耕展雄风 ,
比学书五车英贤孤注开丽景。
评:上下联颠倒,失替失对且对仗不工。
63
国丈以材潜心修业,
事合属人择优录取。
评:述意难解。
64
座无俗人,砚磨学士十年冷,
院有异香,月读古籍万卷书。
评:“人”字失替,“读、籍”均为入声字属今古混用。
65
十年寒窗,喜今日得心应手、意到笔随书锦绣。
一举成名,乐他年光宗耀祖、时来运转占鳌头。
66
十年寒窗只为龙门一跃,
一朝得志全凭金榜题名。
评:年字失替失对,应改为“载”字,“一 ”为不规则重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