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的贺诗和贺联
(2016-11-18 16:42:34)
标签:
文化情感贺诗产 |
鲁都欲问春秋老,新卷开元与世鲜。
附:就两首贺诗的批评作复
熊、任等几位大家先生:
几位都是居当代诗坛高端、具全国影响力的诗人,尚能垂目下注,指陈倾仄,意予扶正,良深感感,某切致谢忱。
老师们以为,某题贺冯宝哲、刘福谦两先生之贺诗,是于理趣丰韵中,淫溢美之词,有伤诗之真性情,愚实不敢苟同。故妄顾师生之礼,抗辩于后。
冯的贺诗,诸师以将其比邻孔子,而加诟病,某以为误读。孔子生于尼山,立教杏坛,仕于鲁都。故这几个地方,在中华源流承续演进中,己成为儒学甚至传统文化的,有鲜明历史记忆的指代意象。意译如下:
潜径杏坛既忘年:(他)默默不张扬地,完全沉浸于通幽杏坛的努力,以至忘记了时间,
文华苍首荐尼山:由于他醉心承传儒学,因而其苍苍头颅上夺目的全是文明之华,
鲁都欲问春秋老:(孔子)在其官署想问一下(做的这么好的人)他是谁啊?然而吋间太久,(欲知亦无法),
新卷开元与世鲜:(但可告慰儒宗的是)他的一卷新书与新年同开,与世界从头再来。(冯八十寿,如此是说其年轻,祝其长寿。)
刘的贺诗,批评集于中“一管春秋笔”上。春秋之笔,说作者是说其笔鋒甚健,说作品是说其意藏春。而刘的那支春秋笔,是他九十年风雨历程的淘滤,积淀和结晶。因而是个性化的,独特的,不涉在大格局中定位定性。试译如下:
年且九十不禁情:就要九十岁了,仍旧禁不住关注人生的一往深情。
激扬文字犹朝东:(他)总是面对太阳升起的东方,不懈地激浊扬清,
志庐一管春秋笔:被刘老自名作“志庐”的居室里,有一支与主人共春秋的笔,
阅尽贤愚就雨听:(读他写的文章如同和岁月对话)理会其间贤愚美丑的种种世相,很适宜靠近风雨(人生经验)一起去听。
在县域,此二公是重辟诗词曲联园地的开拓元勋,知艺泰斗。官方和地方文化情景里有公论共识,自不必说。于个人言,某无须媚而取悦,只是代一方文化立众意,借之以抒性情。至于这两首小诗,某倒以为先生们溢美太甚,过誉不实呢。
如有不妥或冒犯,深请鉴谅;仍在奔命,恕不一一。
恭颂冬祺!
赞冯宝哲老师精神
风雨留痕写世间,宝刀未老续宏篇。
平台敲韵文章赞,望重德高志更坚。
喜闻冯宝哲先生《风雨留痕》三卷付梓
至善明德,久历风霜雪雨,哲人追泰斗;
传薪承雅,喜留诗赋联文,宝地育杂家。
贺冯老大作即将面世
人生八秩体尤健;
渭水千寻书更深。
冯老八秩寿荣暨《风雨留痕》首发式志喜
七律
古邑重泉洛水滨,千言万语寄冯君。
寿荣八秩夕辉映,梦灿初心老树春。
风雨留痕成宝典,篇章溢彩见哲人。
润锋椽笔常磨砺,笑点沧桑抚史琴。
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龙池乡当同贺
期待冯老《风雨留痕》问世
相交冯老遇知音,受教多年常敬钦。
八斗才高追李杜,五车学富效苏辛。
刚直率性德邻舍,儒雅谦恭誉渭秦。
风雨留痕将问世,拙诗一首谢师恩。
埋头伏案写诗文,大作篇篇受敬钦。
数载辛勤结硕果,一朝付梓候佳音。
杀青时日将接近,期待心情早降临。
莫忘书中签字姓,明华看到定觉亲。
贺冯公宝哲《风雨留痕》大作梓行
书巢拜会几曾经,左传立言今慕公。
强记博闻成系统,探幽研理化时丰。
醉心联苑十余载,励志诗文三卷中。
敬望贤才仁者寿,贺公八秩谨鞠躬。
贺《风雨留痕》付梓
风雨砺心志,志行驰誉;
诗文写世情,情义留痕。
冯宝哲先生八十华诞志贺
八十华诞沐朝阳,洛水重泉雅韵扬。
风雨留痕成巨著,宾朋荣座赞华章。
崇仁乐道友情重,为政兴企功绩彰。
庆贺杖朝福似海,宝刀不老寿而康。
贺冯宝哲老师《风雨留痕》首发
金融保险逢年少,金笔诗文巨浪高。
金犍耕耘不卸套,金言隽语见节操。
贺冯宝哲先生八十华诞
旌纛遮风雨,政德留迹痕。
四方播雅韵,八秩笑容亲。
祝贺冯师大作付梓
祝贺冯老师
贺冯宝哲老师《风雨留痕》出版
冯老雄著将付梓,诗联百家赞誉殊。
八十堪慰平生事,惊叹文坛灿明珠。
写宝书,歌盛世,风雨不停出锦绣;
用哲语,话诗文,留痕艺苑显才华。
写宝书,融热血,历经风雨,宏扬国粹;
用哲语,赞中华,无意留痕,竟显辉煌。
一支宝笔,撰写诗文歌盛世,雨雪途中玩浪漫;
万句哲言,赠留宾客展才华,印痕心上竞风流。
宝书精彩,赞中华,扬国粹,历经雪雨,显千般气韵;
哲语珍奇,融热血,话诗文,留下印痕,弄万种风情。
宝哲先生八十大寿志贺
渭南联苑一头牛,四季耕耘志不休。
欣看秦东花似海,岁入杖朝更风流。
祝贺冯老八十寿诞并《风雨留痕》出版
三卷文,感怀岁月,诗联圆梦贺仙寿;
八十载,历尽春秋,风雨留痕化彩虹。
贺冯宝哲老先生八秩寿诞暨《风雨留痕》付梓
风雨留痕成典范,寿荣八秩誉东秦。
春来老树花如锦,人更精神韵更新。
世路艰难岁月稠,八旬风雨印痕留。
名驰渭邑尊德范,情恋重泉勤敦修。
旧体新声歌盛世,浅斟低唱寄宏猷。
文坛无愧如椽笔,联苑甘为曳套牛。
祝愿先生福禄寿,黄花红叶映金秋。
贺栖牛斋主人冯宝哲先生八十寿诞及其《风雨留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