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涉马成语数目多  马年送君祝快乐(四)

(2014-01-31 09:58:33)
标签:

贺礼

涉马成语

                                                                 作者:冯宝哲

234二童一马

 【解释】: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235土牛木马

 【解释】: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出自】:《关尹子·八筹》:“知物之伪者,不必去物,譬如见土牛木马,虽情存牛马之名,而心忘牛马之实

 236千兵万马

 【解释】:犹千军万马。

 【出自】:《南史·陈庆之传》:“先是洛阳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李翰言文章,当如千兵万马而无人声。”

 237千军万马

 【解释】: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出自】:《南史·陈庆之传》:“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238五花杀马

 【解释】毛色凋落的马。比喻年老体衰。

 【出处】清 赵执信 《浪淘沙》词:“令我忽忆半臂忍寒宋使君 ,又忆五花杀马王学士 ;不辞白发映红粧,请君试看风流子

 239止戈散马

 【解释】: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出自】:《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止戈散马,各事家业。”

 240见鞍思马

 【解释】: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出自】:宋·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三·感兴》:“倚鞍思骏骨,抚辔念绿駬。”

 241仅容旋马

 【解释】:指住宅地方狭小。

 【出自】:《宋史·李沆传》:“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

 242丹书白马

 【解释】: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出自】:《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颜师古注:“白马之盟,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

 243风车云马

 【解释】:指神灵的车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同“风车雨马”。

 【出自】:明·陈子龙《与客任城太白酒楼歌》:“古来历落吾辈人,风车云马知何极?”

 244风车雨马

 【解释】:指神灵的车马。亦用以比喻迅疾、快速。

 【出自】:唐·李商隐《燕台诗·冬》之四:“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独啼红怨天曙。” 

 245风樯阵马

 【解释】: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出自】:唐·杜牧《李贺诗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

 246文君司马

 【解释】:后指相爱的情人或夫妻。

 【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在宴席上以琴音挑动临邛富商卓王孙寡居的女儿卓文君;文君夜奔相如,与之结为夫妇。卓王孙不认这门亲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了个酒馆,文君当炉卖酒,相如穿着犊鼻裤与奴仆一道洗器皿,卓王孙感到耻辱,才被迫认亲。 

 247斗鸡走马

 【解释】: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

 【出自】:《汉书·宣帝纪》:“[宣帝]受《诗》于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

 248心猿意马

 【解释】:心意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出自】: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249乌焉成马

 【解释】:乌、焉、马三字字形相近,几经传抄而写错。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传写错误。

 【出自】:《周礼·天官·缝人》“丧,缝棺饰焉”汉郑玄注:“故书焉为马,杜子春云‘当为焉’。”古谚:“书经三写,乌焉成马。”

 250以毛相马

 【解释】:根据毛色判断马的优劣。比喻从表面上看问题,其所得认识往往与实际不符。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故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此其所以多不称举。”

 251以鹿为马

 【解释】: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

 【出自】: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邪,以鹿为马也。’高曰:‘乃马也。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于是乃问群臣,群臣半言马半言鹿。”

 252以渴服马

 【解释】:使马忍渴受训,从人驱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顺服。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造父为齐王驸驾,以渴服马,百日而服成……王曰:‘效驾于圃驾于圃中。’造父驱车入圃,马见圃池而走,造父不能禁。造父以渴服马久矣,今马见池,馯而走,虽造父不能治……”

 253飞鹰走马

 【解释】:放鹰追捕和骑马追逐鸟兽。指打猎。

 【出自】:宋·欧阳修《乞奖用孙沔札子》:“沔今年虽七十,闻其心力不衰,飞鹰走马尚如平日。”

 254玉堂金马

 【解释】:玉堂:汉代殿名;金马:汉代宫门名,也称“金门”。旧时比喻才学优异而富贵显达。

 【出自】:汉·扬雄《解嘲》:“今子幸得遭明圣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

 255厉兵秣马

 【解释】: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256厉兵粟马

 【解释】: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出自】:《新唐书·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257北叟失马

 【解释】: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出自】:《旧唐书·萧瑀传》:“应遭剖心之祸,翻见太平之日,北叟失马,事亦难常。”

 尻轮神马

 【解释】:以尻为车而神游。指随心所欲遨游自然。

 【出自】:元·刘壎《隐居通议·骈俪三》:“尻轮神马,偏从尘外遨游。”

 258尻舆神马

 【解释】:指以尻为车舆而神游。后为随心所欲遨游自然之典。同“尻轮神马”。

 【出自】:《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成玄英疏:“尻无识而为轮,神有知而作马,因渐渍而变化,乘轮马以遨游,苟随任以安排,亦于何而不适者也。”

 259朽索驭马

 【解释】:用腐烂的绳索驾驭奔驰的马。形容倾覆的危险十分严重。多含戒惧之意。亦作“腐索御马。

 【出自】:《尚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260光车骏马

 【解释】:指装饰华丽的车马。

 【出自】:晋·陆机《百年歌》之二:“光车骏马游都城,高谈雅步何盈盈。”

 261休牛归马

 【解释】: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出自】:语出《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书弗服。”《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休牛散马,偃武修文。

 262休牛散马

 【解释】: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出自】:唐·魏徵寿《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休牛散马,偃武修文。”

 263朽索驭马

 【解释】:用腐烂的绳索驾驭奔驰的马。形容倾覆的危险十分严重。多含戒惧之意。亦作“腐索御马。”

 【出自】:《尚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264问牛知马

 【解释】: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出自】:《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价),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

 265问羊知马

 【解释】: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出自】:《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价),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

 266讳树数马

 【解释】:表示居官为人忠诚谨慎。

 【出自】:《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

 267声色犬马

 【解释】: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泛指旧时统治阶级的淫乐方式。亦作“声色狗马”。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声色狗马,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268声色狗马

 【解释】:声:歌舞;色:女色;狗:养狗;马:骑马。泛指旧时统治阶级的淫乐方式。

 【出自】:《隋书•齐王暕传》:“ 暕颇骄恣,昵近小人,所行多不法。遣乔令则刘虔安、 裴该、皇甫谌、库狄仲锜、陈智伟等求声色狗马。”

 269束兵秣马

 【解释】:犹厉兵秣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自】:《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后人有诗叹玄德曰:‘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270吹牛拍马

 【解释】: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出自】:鲁迅《伪自由书·后记》:“我想假如曾某能把那种吹牛拍马的精力……用到求实学一点上,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吗?”

 271持戈试马

 【解释】:比喻作好准备,跃跃欲试。

 【出自】:《红楼梦》第七九回:“那金桂见丈夫旗纛渐倒,婆婆良善,也就渐渐的持戈试马。

 272识途老马

 【解释】:老马认识路。比喻对某种事物十分熟悉的人。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273鸠车竹马

 【解释】: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出自】:清·曹寅《集余园看梅同人限字赋诗追忆昔游有感而作》:“鸠车竹马曾经处,鲐背庞眉识此生。

 274伯乐相马

 【解释】: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75金戈铁马

 【解释】: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出自】:《新五代史·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276青丝白马

 【解释】:指作乱的人。

 【出自】:南朝·梁·普通年间,“有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作乱,乘白马以青丝为缰,兵皆青衣,从寿春进军建康。见《梁书·侯景传》、《隋书·五行志上》。

 277青衫司马

 【解释】:喻指失意之官吏。

 【出自】:唐·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

 278青梅竹马

 【解释】: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出自】: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279枕戈汗马

 【解释】:枕着武器,疾驰战马。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

 【出自】:明·屠隆《昙花记·公子受封》:“念亲恩主德总来难报,须教,枕戈汗马,努力塞云边草,儿时得功成大漠,鹤归华表。”

 280招军买马

 【解释】:犹招兵买马。

 【出自】:元·无名氏《聚兽牌》第一折:“今有汉三公子刘文叔,在白水村兴兵聚义,招军买马。”

 281招兵买马

 【解释】: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扎,招兵买马,徐图征进。”

 282软裘快马

 【解释】:轻暖的毛皮衣服和善跑的马,喻生活豪奢。

 【出自】:唐·杜甫《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诗:“赤县官曹拥才杰,软裘快马当冰雪。”

 283非驴非马

 【解释】: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象。

 【出自】:《汉书·西域传下》:“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284呼牛作马 

 【解释】: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同“呼牛呼马”。

 【出自】:《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285呼牛呼马

 【解释】: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出自】:《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286服牛乘马

 【解释】:役使牛马驾车。

 【出自】:《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287放牛归马

 【解释】: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自】:《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288盲人瞎马

 【解释】: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289单枪匹马

 【解释】: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出自】:五代·楚·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290单枪独马

 【解释】:比喻孤身一人或单独行动。

 【出自】:清·蘧园《负曝闲谈》第二回:“他横竖是单枪独马,一无牵挂,当下由杭赴苏,寻找了那位帮带。”

 291泥车瓦马

 【解释】:比喻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

 

 292练兵秣马

 【解释】: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出自】:宋·苏洵《几策·审敌》:“将遂练兵秣马以出于实,实而与之战,破之易尔。”

 293持戈试马

 【解释】:比喻作好准备,跃跃欲试。

 【出自】:《红楼梦》第七九回:“那金桂见丈夫旗纛渐倒,婆婆良善,也就渐渐的持戈试马。

 294指鹿为马

 【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295指鹿作马

 【解释】: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同“指鹿为马”。

 【出自】:《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昭曰:‘勋指鹿作马,收付廷尉。’”

 296临崖勒马

 【解释】:走到悬崖边缘勒住了奔马。①比喻到了危险边缘能及时醒悟回头。②比喻运用笔墨,当意境入近高潮时,突然煞住笔锋。亦作“悬崖勒马”、“勒马悬崖”。喻临危时能及时悔悟回头。 

 【出自】: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第三折:“这廝不识咱运机,将人来紧追袭,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纔收骑。

 297轻裘肥马

 【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出自】:《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298、香车宝马

 【解释】: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出自】: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

299选兵秣马

 【解释】:选好兵器喂饱战马。指作好战前准备。

 【出自】: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今若敕励诸将选兵秣马,疾入西界,但能痛败昊贼一阵,则吾军威大振而虏汁沮矣。”

 300洗兵牧马

 【解释】:洗擦兵器,喂养战马。指做好作战准备。

 【出自】: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吾洗兵牧马,坐食转输,温饱有馀。俟城中无食,公帑家财皆竭,然后进梯冲以逼之,飞羽檄以招之。”

 301素车白马

 【解释】: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出自】:《后汉书·范武传》记载:山阳人范式跟汝南人张劭友好,劭去世后将埋葬,式“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302砺戈秣马

 【解释】:磨戈喂马。比喻作好战斗准备。

 【出自】:《旧唐书·刘仁轨传》:“虽妖孽充斥,而备预甚严,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1]

 303高头大马

 【解释】:指体形高大的马。也比喻人的体形高大。

 【出自】: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这个人浑身都是新衣服,铺盖齐整,随身有兵器,骑的是高头大马。”

 304高车驷马

 【解释】: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旧时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

 【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305害群之马

 【解释】: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出自】:《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306脱缰之马  -

 【解释】:比喻没有了约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出自】:比喻脱离羁绊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307素丝良马

 【解释】:以之为礼遇贤士之辞。

 【出自】:《诗·鄘风·干旄》:“素丝纰之,良马四之。”郑玄笺:“素丝者以为缕,以缝纰旌旗之旒縿。”朱熹集传:“言卫大夫乘此车马,建此旌旄,以见贤者。”

 308悬车束马

 【解释】:形容险阻。

 【出自】:《国语·齐语》:“悬车束马,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韦昭注:“太行、辟耳,山名也。拘夏,辟耳之溪也。三者皆山险溪谷,故悬钩其车,偪束其马以渡。”

 309悬兵束马

 【解释】:形容险阻。同“悬车束马”。

 【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涪水》:“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入蜀径江油、广汉者也。”

 310悬崖勒马

 【解释】: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书生悬崖勒马,可谓大智矣。”

 311铜围铁马

 【解释】:比喻坚固的阵势。

 【出自】: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奔突飘忽于铜围铁马之中,为意大利国民一天然之陆军学校

 312短衣匹马

 【解释】: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出自】:唐·杜甫《曲江》:“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313窗间过马

 【解释】: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出自】:元·吴弘道《醉高歌·叹世》曲:“风尘天外飞沙,日月窗间过马。风俗扫地伤王化,谁正人伦大雅。”

314骑马寻马

【解释】:比喻已经有了好处,还要去谋另外的好处。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一回:“如果收了我的实收,他自然照应我。彼时间骑马寻马,只要弄到一笔大大的银款,赚上百十两扣头,就有在里头了。”

 315寒蝉仗马

 【解释】: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出自】:《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316童牛角马

 【解释】: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出自】:汉·扬雄《太玄经·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

 317溜须拍马

 【解释】:拍马:拍马屁。比喻讨好奉承。

 【出自】:浩然《艳阳天》第128章:“跟在李乡长的屁股后边,溜须拍马,可神气啦。”

 318塞翁之马

 【解释】:塞马。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出自】: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序一:“嗟乎嗟乎!廿年幻梦,如此收场;万里故乡,罔知所适。若论祸福,塞翁之马难知;语到死生,庄子之龟未卜。叹浮生其若梦,为欢几何?抚结局以如斯,前尘已矣。”

 219塞翁失马

 【解释】: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出自】:《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320塞翁得马

 【解释】: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十五卷:“塞翁得马非为吉,宋子双盲岂是凶。祸福前程如漆暗,但平方寸答天公。”

 321毁车杀马

 【解释】:废弃车马。喻归隐意志坚决。

 【出自】:宋·陆游《谢曾侍郎启》:“毁车杀马,逝从此以径归;卖剑买牛,分余生之永已。”宋·陆九渊《与陈倅书》:“元晦虽有毁车杀马之说,然势恐不容不一出也。”

 322弊车羸马

 【解释】:弊:破;羸:瘦弱。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出自】:《三国志·吴书·刘繇传》注引《续汉书》:“家不藏贿,无重宝器,恒菲饮食,薄衣服,弊车羸马,号为窭陋。”

 323膏车秣马

 【解释】: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

 【出自】: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 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明·屠隆《彩毫记·钦取回朝》:“羡调和鼎鼐,便膏车秣马好归来。”

 324敲牛宰马

 【解释】敲:指杀。指宰杀家畜牲口。

 【出自】: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俺这里敲牛宰马,做个庆喜的筵席。”

 325横刀跃马

 【解释】::指手持武器,纵马驰骋。指在沙场作战。犹言横戈跃马。

 【出自】: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上元帅白从辉横刀跃马,望南阵冲来。樊爱能、何徽抵敌不住,弃战回马而走。”

 326横戈盘马

 【解释】:犹横戈跃马。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出自】:宋·陆游《蝶恋花·离小益作》词:“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327横戈跃马

 【解释】: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出自】: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328横枪跃马

 【解释】:指手持武器,纵马驰骋。指在沙场作战。犹横戈跃马。

 【出自】: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329燕昭好马

 【解释】:燕昭王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

 【出自】:《旧唐书·薛登传》:“燕昭好马,则骏马来庭;叶公好龙,则真龙入室。”

 330鲜车怒马

 【解释】:怒:气势强盛。崭新的车,肥壮的马。形容服用讲究,生活豪华。

 【出自】:《后汉书·第五伦传》:“蜀地肥饶,掾史家赀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

 331鲜车健马

 【解释】:谓车辆鲜丽,辕马壮健。形容豪富。同“鲜车怒马”。

 【出自】:唐·康骈《剧谈录·曲江》:“彩幄翠帱,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

 332鲜衣良马

 【解释】:美服壮马。谓服饰豪奢。同“鲜车怒马”。

 【出自】:宋·李昉《太平广记》卷第三一○引唐·载孚《广异记·汝阴人》:“汝阴男子姓许,少孤,为人白皙,有姿调,好鲜衣良马,游骋无度。”

 333鲜衣怒马

 【解释】:美服壮马。谓服饰豪奢。

 【出自】:明·沈德符《野获编·刑部·冤狱》:“群盗得志,弥横恣为推埋,鲜衣怒马,以游侠为称,其魁名朱国臣者,初亦宰夫也。”

 334舞刀跃马

 【解释】: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出自】:《杨家将演义》第十五回:“岳胜怒曰:‘好贼奴,敢如此大言。’舞刀跃马,直取天佑。”

 335避世金马

 【解释】: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

 【出自】:《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於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102

  336马生角

【解释】: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337马后炮

【解释】: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出自】: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三折:“大哥须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的迟了。”

338马前卒

【解释】: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出自】: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339下马威

【解释】: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

【出自】:《汉书·叙传》:“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340风马牛

【解释】: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出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盗侠》:“唐责之:‘某与公风马牛耳,不意盱眙相遇,实慕君子,何至驺卒不若也。’

341露马脚

【解释】: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

【出自】:明·荻岸散人《玉娇梨》第八回:“但张轨如这个先生与别个先生不同,原意不在书,又肯使两个瞎钱,又一团和气,肯奉承人,因此大大小小都与他讲得来,虽有些露马脚的所在,转都替他遮盖过了。”

342马上得天下

【解释】:喻指武功建国。

【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343东风射马耳

 【解释】: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出自】: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344司马牛之叹

【解释】: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出自】:《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345司马昭之心

【解释】: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346求马于唐市

【解释】: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同“求马于唐肆”。

【出自】:苏曼殊《与刘半农书》:“(达吐,)西域术语,或神秘之名,即查泰西字书,不啻求马于唐市。”

347求马于唐肆

【解释】: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出自】:庄周《庄子·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郭象注:“唐肆,非停马处也。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348驽马恋栈豆

【解释】::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

【出自】:《晋书·宣帝纪》:“爽与范内疏而智不及,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

349射人先射马

【解释】:比喻作事要抓住要害。

【出自】: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50盲人骑瞎马

【解释】:瞎子骑着瞎马。形容乱闯瞎撞,非常危险。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351骑曹不记马

【解释】:指有名士习气,不理事务。

【出自】:《晋书·王徽之传》载:“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为大 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如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

352风马牛不相及

【解释】: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353死马当活马医

【解释】: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万一希望,积极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出自】:宋·集成《宏智禅师广录》卷一:“若恁么会去,许尔有安乐分,其或未然不免作死马医去也。”

354牛头不对马面

【解释】:比喻答非所问或对不上号。

【出自】: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四回:“尽其所有写上,都是牛头不对马面。”

355牛头不对马嘴

【解释】: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一卷:“皂隶兜脸打一啐,骂道:‘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

356驴头不对马嘴

【解释】: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同“驴唇不对马嘴”。

【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2回:“陈正公听了这些话,驴头不对马嘴,急了一身的臭汗。”

357鞭长不及马腹

【解释】: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出自】: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杜预注:“言非所击。”

358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解释】: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出自】:林占财《森林中的远征》:“他很同情地说道:‘是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老规矩,你们没有粮食怎么走这么远的路!”

359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解释】:  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出自】: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袁州南源道明禅师》:“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

36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解释】:翁:老人。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有可能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可能没有变好)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出自】:《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

36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解释】: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出自】:《镜花缘》第七回 :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362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解释】: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出自】:敦煌变文集·卷一·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36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解释】: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自】:《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36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解释】:意为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出自】: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65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解释】: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出自】:元· 李文蔚 《 燕青 搏鱼》第三折:“我是个拳头上站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不带头巾男子汉,丁丁当当响的老婆。燕大,我与你要见一个明白!”

366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解释】: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出自】:《红楼梦》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发觉贾琏偷娶尤二姐,凤姐到宁国府撒泼,她说:“俗语说:‘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