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学习诗韵诗律的通俗教程

(2014-01-12 19:40:39)
标签:

书评

心得

情感

 

 

   

     下列文章原载2003年3月30日《渭南广播电视报》,现转载于博上,以利收藏。

                            

                                                         学习诗韵诗律的通俗教程

                                      ——读冯宝哲先生《诗韵诗律札记》有感

                                                                     姚良才

 

         与宝哲相识已有二十多年了,开始还是常有人谈及他博学强记才思敏捷,我则心倾。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我们经常在一块筹办县上的有关会议,成了多年的文字搭档,因此也就成为文友了。我时不时还看到他在业余写作的一些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对其勤奋好学就更多了几分敬佩。他调渭南后,互相见面的机会虽然少了,但对他在文字上的动势还多有了解。前年,他得知《尧山雅韵》第二集正在组稿时,即给我送来一组诗稿。看过后,我则有睿智脱俗、音律上口之感。自然也就编了一组上书。年前,他又将一年来学习诗词基本知识后形成的《诗韵诗律札记》约两万字的册子送给我,征求意见。对诗词格律,我知之甚少,充其量是个爱好,知识是零碎的,尚无宏观审度能力,难以作恰如其分的评估。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唯恐弄斧班门,贻笑大方。因此迟迟未敢动笔。俟后又想,写点读后感还是可以的,于是就有了这篇不成体例的文字。

          蒲城县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人才辈出,文人荟萃。文化历史代代相因,润泽了它的后来者。21世纪伊始,一批有社会责任心的社会文人,适时代之需要,应同仁之疾呼,历经坎坷,成立了蒲城县诗词楹联学会。而今会员已达百余之众,出刊《尧山雅韵》两集,收录诗词六百多首、楹联数百副。近年来,吟诗填词作联几成极富感染力的文化现象。

          同时也就随之形成了研究诗词格律的浓厚氛围。遂有初学者以此为题不耻下问,示教于先知者。宝哲先生的《札记》既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释意简约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简化教程,又可喜地推出了他学习诗词格律探幽究秘,阐发精微的成果。关于诗韵,《札记》讲了韵的定义、渊源、分类、选用、通押、要求、禁忌等七个方面,使我们能够体味到作者对知识的娴熟把握和运用。他把一个初学者素味涉猎的知识领域,能够毫无阻隔地娓娓地讲述于你。把简单的事讲复杂了,是罗嗦;而宝哲,却把复杂的知识讲得很简单明晰,使人豁然开朗,这就是水平。没有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就不会有厚积薄发、醍醐灌顶的效果。关于平仄格律,《札记》不但讲了律诗的发展形成、平仄的基本概念、四声的区别、律诗的规则等知识,而且还比较规范地写出四段能囊括律诗的口诀。初学者如果能熟记于心,就好像掌握了“诀窍”,能把律诗所有的平仄格式全部推导出来。笔者也看过不少讲格律的书,也读过一些帮助读者理解的歌诀,但我以为宝哲先生编的口诀更准确,更容易让人把握。

        《札记》还讲了对仗的定义、要求、分类、禁忌等。为了初学者用韵方便将汉语拼音章节按《中华新韵》的韵目次序作了分类归纳、每一音节举一汉字为例,利于不懂拼音的人进行识别。《札记》还依据《辞源》对入声字的注音,尽可能地标出了已经派入现代北京音系的入声字。喜爱写词的人,特殊词谱必须用入声韵,即可了然。这样做,一般书是难以看到的。《字音分韵举要》一章把所有汉语音节按照现代北京音系分为十八韵部,同时还注明了十三辙的名称,为初涉平仄韵律的人无疑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入道门径。即使不懂音韵的人也会得心应手。

         如果说宝哲先生的《诗韵诗律札记》为初学诗韵格律者提供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学习教程。对蒲城诗词爱好者学习诗词知识,提高群众性赋诗水平,是一个福音,作出了贡献。那么,更值得称道的是宝哲先生治学认真的严谨精神,他敢于破题,敢于质疑,推出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研究成果。这就是匡正澄清了历史上关于《平水韵》渊源的误传。长期以来,学术界因袭着一种不公允的说法,即把《平水韵》的源头记到了南宋刘渊的名下,以为刘渊增修《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原通用的206韵部合并为107部,同时金人王文郁有《新刊平水礼部韵略》,并上声迥、拯为106部。认为王书是据刘书而来,《辞源》关于《平水韵》的条目解释即有此论。据宝哲先生考证,王文郁成书于1229年,刘渊成书于1252年,晚于王文郁成书23年,其时金亡已有18年之久。他们不会是同时的人。应该说,王文郁第一次将原用的206韵部简化合并为106部,而刘渊只是将其中的迥、拯两韵分开成了107韵。因此,王文郁应该是先驱,看来这一段颠倒的历史还是应该还它的历史原貌。

          说了这些,不知道是不是能说清《札记》的概貌。不管怎样,我以为初学写诗填词的人尽可以此书作为入门的“拐棍”,从中汲取营养,以使你进入一个精神享受的新天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