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阅读杂志中间也免不了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在繁字体《壬辰年谷雨祭仓颉文》中就有懈可击。谷雨祭仓颉是一项公众活动,参加者可能有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使用繁体字本来无可厚非,问题是有些字被过度繁化了,出现了不应有的谬误。这里,应当指出的是:祭文中“鬥”、“幚”、“裏”、“徴”等字的使用可能欠妥。由于此事涉及如何正确使用汉字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在该祭文使用的繁字体中,我以为欠妥的词组是“鬥轉星移”、“科技興幚”、”一千平方公裏熱土”、“造漢字故裏輝煌”、“佑我徴程”中的“鬥”、“幚”、“裏”、“徴”诸字,已经属于错别字的范畴了,其正确的繁体写法应为“斗”、“邦”、“里”、“征”。造成这些错用繁体的原因,一是对汉字简化的细节不够了解,忽视了一简代多繁的实际状况,如“斗”、“里”、“征”三字,本来就是繁体字库中的成员,
由于另外给它增加了一些简化字的功能,在一些人的记忆中,它们繁体的属性也就淡漠了。二是对字义的了解不清楚,如“幚”的简化字本来是“帮”,它同“邦”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字,只是因为发音相同,便被一些人扯上了繁体与简体的关系,其实“邦”字本身从未有简化之说。三是打字录入者盲从了电脑“汉字简繁转换”功能的片面显示;审稿编辑者疏忽或者是文字水平所限,以致谬误流传。
现在让我们分别讨论一下这几个字的准确内涵:
先说“鬥轉星移”,实际上应该是“斗轉星移”,这里的“斗”是指“南斗星和北斗星”,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斗字有两个发音,一为上声,其意为(1)容量单位。(2)量粮食的器具。(3)形状略像斗的东西。(4)圆形的指纹。(5)古代盛酒的器具。(6)二十八宿之一,通称南斗。(7)北斗星。(下略)。属于量词和名词;一为去声,其意为(1)对打。(2)斗争。(下略)。属于动词。读上声的“斗”在繁体里是旧有的字,在制定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时,将繁体“鬥”简化以“斗”代替,于是便有了读去声的“斗”。作为量词、名词而读上声的“斗”,本身并未经历简化程序,因而不存在恢复繁体的问题。这里我们还可以查一查繁体的工具书《辞源》,按照《辞源》的解释,“鬥”字还不是最繁的写法,其更繁者当推“鬬”了,“鬬”的解释:(一)鬬争,戰鬬。(二)竞胜,比赛。(三)遇,合。(四)凑集。并无作为量词和名词的“斗”的内涵。《辞源》对“斗”字的解释是:(一)量器。(二)古代酒器。(三)形如斗状之物。(四)星名。(下略)。这就足以证明作为名词的“斗”,本来就具有繁体的属性,将其写作“鬥”,那就词不达意了。
再说”一千平方公裏熱土”和“造漢字故裏輝煌”,这两句实际上应该是”一千平方公里熱土”和“造漢字故里輝煌”,应该用长度单位和群居的“里”,而不应该用表示方位的“裏”,我们同样以《辞源》的解释来说明。《辞源》对“裏”的解释是:(一)衣服的内层。(二)在内或在其中,与外相对,(下略)。绝无长度的内涵。而对“里”的解释则是:(一)宅院,民户居处。(二)商贾聚居处。(三)长度名。(下略)。可见此“里”非彼“裏”,这里的“里”是不能用“裏”字取代的。这也是由一简代多繁引起的谬误。作为长度单位的“里”,本来就是正统的汉字,只是制定简化字时将繁体“裏”简化为以“里”代替,时过境迁后人们记忆模糊便会产生张冠李戴的错误了!
现在再说“佑我徴程”,应该是“佑我征程”。按照《辞源》对“徴”的解释,(一)徴召。(二)徴聘。(三)求。(四)徴收。(五)迹象。(六)证明,验证。(下略)。全没有行程的内涵。对“征”的解释则是:(一)远行。(二)出兵征讨。(三)取,抽税。(下略)。在《辞源》“征”字的词组中就有同“征程”相近的“征途”一词,说明在“征程”一词上,“征”字本来就是繁体固有的字,写作繁体“徴”,就属画蛇添足了。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徴”被简化为“征”的事实,这是给“征”后加的功能,我们在使用繁体时一定要仔细分辨。
另外由“科技興幚”一词我们还需要辨析“幚”和“邦”的不同。按照《辞源》,实际上“幚”字还不是最繁的写法,最繁的写法为“幫”,
“幫”的解释是(一)鞋的边缘部分。(二)幫助。(三)从旁拦住。(四)量词。伙,群。它的简化字是“帮”,同“邦”根本是不搭界的。而《辞源》对“邦”
的解释是(一)国。(二)分封。(三)姓。“邦”与“幚”除了字音相同,外形部分相叠外,其表述的概念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显然“邦”是不能写作“幚”的。“邦”与“斗”、“里”、“征”三字不同的情况是,“斗”、“里”、“征”属于一简代多繁,而“征”并不担负其他简化字的任务,没有繁简之分,故“邦”与“幚”之间就风马牛不相及了。
由此我联想到其他一些由简返繁的常见谬误,比如我就见到有几种挂历把“恭喜发财”写成“恭囍髮财”,把“祝你发发发”写成“祝你髮髮髮”,这都是没有弄清一简代多繁的原委而出现的弄繁成拙的笑话。在“恭喜发财”中,“发”字的繁写应该是“發”,我们的复繁派却写成了“头发”的“髮”,很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少出现些这样的差错,以保证祖国文字使用的规范性和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