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祖上一些情况的考证

(2012-03-24 11:50:07)
标签:

探源

追远

怀念

杂谈

                                               作者:冯宝哲

    过去对先祖的情况一无所知,这次回乡,猛然想到家存尚有一块匾额,或许还能提供一些信息,于是便去抄录,其文曰:

       “貤赠修知郎吏部候铨儒学司训乡饮耆宾仲明冯公大人芳行

                            硕德犹存

                                        愚婿李玉良顿首拜

          赐进士出身现任甘肃庆阳府正宁县知县愚晚雷光前拜题

                          光绪二十九年岁次癸卯仲秋下浣谷旦”

    显然此匾的产生时间是清光绪二十九年即一九○三年,距今已有一百○九年的历史,其时比我的父亲出生时早了九年,当是纪念曾祖的匾额,这样看来,曾祖的名讳应当是冯仲明了。至于匾额上的头衔,经查找资料得知:

    貤赠:清代封赠制度中,文武官员以自己所应得的爵位官阶,呈请改授与亲族尊长,称为"貤封" 若其人已死,则称为"貤赠"。 又有一说貤赠:谓将本身和妻室封诰呈请朝廷移赠给先人。

    修知郎:修职郎、修职佐郎是正八品和从八品文官的散阶,散阶是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或者镇长级。

    吏部候铨:指听侯选授官职。 

    儒学司训:县学教官"教谕"的别称。

    乡饮耆宾: 清制,每岁由各州县遴访年高有声望的士绅,一人为宾,次为介,又次为众宾,详报督抚,举行乡饮酒礼。所举宾介姓名籍贯,造册报部,称为乡饮耆宾。倘乡饮后,间有过犯,则详报祥褫革,咨部除名,并将原举之官议处。

    由此可见,曾祖冯仲明系一在乡间颇有名望的士绅,其修知郎、儒学司训、乡饮耆宾均是虚衔,据说当时是可以用钱买到的,这也是满清政府搜刮民财的方法之一。

    匾额中署名的李玉良,可能是南湾村我的老姑父,他有一个儿子,小名锁儿,不务正业,从事偷盗活动,上世纪四十年代被押于县城监狱,我小时同母亲曾去探监,后来死于监狱,留有一子一女,至今务农。另有一老姑父为五更村路芳臣,留有一子,名叫路生有,其子路德祥现在县城行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