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节听茶喝茶择茶

(2025-06-02 12:09:23)
标签:

记录

日常

活动

端午节前到陈经理茶室小坐,茶桌摆着精美茶具,甚是养眼,青花盖碗儿里一款新茶待价而沽。

陈经理介绍,此乃正宗“三坑两涧”水仙,刚在老乡手里“抢”来的,半成品。说着,烧水,清器皿,冲杯。刚一冲泡,茶气彷佛幽兰,悠悠而来;迫不及待呷一口,舒滑芬芳充满口腔。

陈经理介绍,武夷山核心区,茶产量不多,而“三坑两涧”面积更小,产量少之又少。咱们国家茶产区很广,从南到北:海南到山东;从东至西:台湾至西藏。六大茶类,唯独武夷山岩茶最难做,最难懂。茶的口感取决于产地和原料,而制茶师傅手艺又是好原料形成好茶的关键。

喝着津津有味儿,听着兴致盎然。当看到毛茶时,只有用目瞪口呆、面面相觑来形容了。长梗子、短梗子,绿叶子,黑叶子,碎渣子,……,哇塞,这难道是我们这帮喝了六七年、尝遍六大茶类,心心念念的“三坑两涧”,满口兰香的岩茶吗?

对,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择茶。长的、短的、大的、小的、粗的、细的梗子,还有深浅绿叶统统捡出,陈经理说。那就等于一根一根地择?我说。是的,簸一簸,筛一筛,一根根捡出来,陈经理肯定地说。

当即,择茶培训。由于茶室地方受限,一人领了一包回家择。

我选择阳台白色大理石台子上分拣,正品、等外品和废品分三堆儿。正品是交回去的,分拣标准比较苛刻,如有绿叶会影响口感;等外品,碎、半绿、特细梗尖儿等留着自己喝;废品扔掉(后来发现废品也是宝,熏屋子)。正品放左边,左下边是椅子,椅子上放食品级塑料袋,正品直接进食品袋;右边是等外品,放餐盒内;脚边是垃圾篓,废品用。戴上老花镜,双手并用,动作既快又轻柔,茶叶太容易碎。有的茶叶可能是揉捻时困在梗子上,舍不得扔,轻轻掰下来,大点儿的放正品,碎了的只能放等外品。长梗子把尖儿掰下来放等外品。

虽是简单劳动,坐时间长也累,一个小时左右就要起来溜达一下,真不知道那些爬格子的一天天怎过的!

分拣顺利,上午、下午加晚上,两天大约19小时完成任务。
    晚上,尽管有纱窗,还有不少特小的小黑虫子飞进来,第二天窗台上有不少“尸体”,“飞蛾扑灯”吗?

3.3斤毛茶,正品1.7斤,出品率52%。焙火还要损失,至少焙3次,不知损失多少。
    等外品装满2个快餐盒,不知多重。

喝一口好茶真得不易,价格贵有贵的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