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的决心》观感
(2024-10-13 11:59:07)
标签:
记录日常 |
10月11日,与雪看了一场电影《出走的决心》。这是根据河南郑州50岁苏敏阿姨(报道称)出走进行自驾游的真实故事改编。
苏敏阿姨2020年7月,以“50岁阿姨自驾游”为名创建了自己的账号。9月24日,她开着自己打工买来的大众白色POLO,从河南郑州出发,独自一人踏上了旅途。
2021年4月2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了苏敏阿姨的故事,从而引发国内媒体和网友的关注。
电影以倒叙和插叙形式交替进行。苏敏阿姨在电影里叫李红,她曾憧憬着高考,但她是家中长女,有两个弟弟,5口之家只有父亲微薄的工资支撑,父亲私自为其办理退学,断了李红的高考念想。结婚成为某个男人的妻子、女孩的母亲。大男子主义的丈夫在外边当“孙子”,在家把李红当“孙子”,横眉冷对、恶语相向。她努力自立,清洁工扫大街,给弟弟打工,超市理货员,梦想改变生活。但日复一日被生活慢条斯理地吞噬、吞噬。
她为了家庭不得不放弃高考,为了女儿不得不在丈夫面前委曲求全,为了临产的女儿不得不放弃同学聚会,为了照顾外孙不得不放弃云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张用血缘、情感和责任织就的网,密密麻麻地捆住了她。她是女儿、是姐姐,是妻子,是母亲,是姥姥,多重社会角色共同构成的社会身份,丝毫看不到属于个体生命的鲜活印记。整个过程,看的我有点压抑,甚至有代入感。
电影结尾,苏敏阿姨现身,真实的自驾旅游镜头再现。
我在想,李红最终“走出去”了,精神可嘉。但我们这辈儿不少女性到生命最后也“走不出去”,或者“根本没想过走出去”,甚至甘愿做走出去之前的李红。这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传统的束缚,“老猫房上睡,一辈儿传一辈儿”,这种束缚还将继续。
我还想,人总在旅途吗?人不可能总在旅途,总要有归宿,物质的和精神的。
据报道,2024年6月,苏敏阿姨向丈夫提出离婚,对方索要50万 ;7月15日,苏敏阿姨发布视频称,经过调解最终达成付给男方16万,签订离婚协议;8月23日报道,苏敏阿姨离婚手续仍未办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