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稀缺为王

(2010-01-21 02:01:09)
标签:

曾仕强

中国式管理

杂谈

分类: 中国式管理

我曾经到过很多企业参观,一进企业的大门,往往都写着这样一行字顾客满意是我们永远的追求;也有的写着我要给我的顾客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满意。我问老板这是什么意思,老板说,就是顾客要什么我就给他什么,因为顾客是上帝。我反问老板这样做的目的何在,他说满足顾客的需求。那么满足顾客需求的目的又何在,回答是让我的顾客满意。

    那么,顾客满意究竟是目的还是手段呢?

    实际上,我们不要把目的和手段本末倒置。从本质上来说,顾客满意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顾客忠诚才是目的。也就是说满意的顾客有可能带来忠诚的顾客,这可能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满意的顾客可能会带来忠诚的顾客,可是是否顾客满意了,一定会带来顾客的忠诚呢?事实并非如此。

    因此首先要纠正一种思想,这就是我们天天在喊的“顾客是上帝”。很多企业都在说顾客是上帝,要给我的顾客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满意。

    其实这里有个逻辑的误区,上帝只有一个,顾客却多得很。顾客怎么会变成上帝的?道理很简单,因为竞争对手多了,大家争相去竞争,把顾客惯坏了,顾客就变成上帝了。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解释更加简单,因为顾客资源稀缺,所以顾客就变成了上帝。    

 

     于是我就得出了结论:谁稀缺谁就是上帝!

    如果你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稀缺,那么你就是上帝;如果你的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稀缺,顾客稀缺,那么顾客就是上帝。

 

全世界最大的铁矿石的客户在中国,我们每年消耗掉的铁矿石占全世界铁矿石产量的40%以上。全世界有三大铁矿石生产企业,两家在巴西,一家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叫必成必拓,巴西的叫淡水谷和必成。我们是他们的客户。

    按传统逻辑,我们是客户,所以我们应该是上帝,你应该满足我的需求。可是事实却是,2004年这三家企业告诉中国,铁矿石价格上涨18.5%。你要不要?不要,不要你的产能怎么办?所以没有办法,只能咬牙要下,我们想2005年可能不会上涨了吧,结果2005年三家企业又告诉我们,铁矿石上涨71.5%。要不要?不要?不要没关系,日本人要,怎么办?再咬咬牙还是要了。

 2005年国家宏观调控,全国的钢铁企业都不景气,有的批发价已经低于成本价了,我们的供应商应该考虑我们的实际情况,不要再涨价了吧。结果2006年,铁矿石的价格还是上涨了19%!

    我们确实是客户,可是我们什么时候得到过上帝的待遇?!三家铁矿石的生产企业又什么时候像对待上帝一样尊重过我们呢?

    可见,如果我们不能把自己做成稀缺资源,我们就永远不是上帝!

    顾客并不天然就是上帝,谁稀缺,谁才是上帝。

    我曾经把这个道理讲给老板们,他们也承认发现了这个问题。高的顾客满意度并没有带来高的顾客忠诚度,顾客要什么,我给顾客什么,我给了这么多,顾客还是不满意。在零售行业、电信行业都发现了这个现象。

    有一次我到某电信公司讲课,他们的大客户经理很痛苦地告诉我,188个大客户里面只有一个客户,就是他的哥哥当局长的那个分局对他特别忠诚,其他187个客户时时刻刻都有跑掉的危险。所以他就要求他的下属们在自己的片区里面,每个礼拜去拜访两次大客户,结果却搞得大家怨声载道,下属们抱怨所谓的拜访客户无非就是送礼物,送鲜花,送蛋糕,包括客户的老婆孩子,可是即便如此,还是担心他们不忠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