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县|山西古建之旅(22)
标签:
古建筑山西镇国寺平遥古城霍州市 |
分类: 和小伙伴的旅行:国内 |
由于次日要赶飞机,前一晚在哪里落脚成了制定行程计划时的一个问题——隰县显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第二天往太原机场的路途还很远。而从隰县出来预计已是傍晚,我反复估算前往临近几座城市所需的时间和公里数,太远影响休息,电车续航要考虑,小徐师傅也会很累;太近又不利于第二天的行程。地图上看似继续向北能够抵达的城市吕梁,实际再往平遥去较为耗时。
找了半天,霍州这个县级市落入了我的视线,住宿条件在可接受的程度内,虽然要重往东走一段回头路,但车程时间上能够控制得相对较理性。
本文题目为写晋中市平遥县,带一笔临汾市霍州市,不再另开一篇。
霍州市
当晚在霍州住下,马路对面就是霍州署,夜景好看。
据《一统志》记载,霍州因东依霍山而得名。现由临汾市代管。

第二天一早,隔着景区入口闸机瞧了眼,能清楚见到霍州署的大堂。霍州署始建年代不详,元成宗元贞三年(1297年)重建,大堂为元代遗构,余为明、清建筑。无论其位置选择、建筑规模,还是整体布局、形制设计,均为全国现存同类衙署之冠,是中国已知唯一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州级署衙。









顺着大马路远望,十字路口的鼓楼相当别致,就是没时间近看了,后来方知这是与襄汾县鼓楼齐名的鼓楼之一。
1934年8月, 梁思成和林徽因来到晋南考察古建筑,曾经拍下了霍州城北门外的一景。“霍州县城甚大,庙观多,且魁伟,登城楼上望眺,城外景物和城内嵯峨的殿宇对照,堪称壮观。以全城印象而论,我们所到各处,当无能出霍州右者。”

平遥县
可看的很多,平遥古城、双林寺、镇国寺等等,我只有半天时间,蜻蜓点水般走了平遥古城西大街到东大街,只把注意力放在了不远的五代时期古建筑镇国寺上。
平遥古城
是中国现存的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曾经也是中国银行业的中心。其中,以“汇通天下”的日昇昌票号被誉为“中国现代银行的鼻祖”。那时的晋商有多少实力,都体现在平遥古城的纵横街巷里了。
女友20年前到过平遥古城,她也不介意重走一回。
平遥古城因贾樟柯导演创立且大力推动的国际电影展更加出名了吧。

















镇国寺
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东北15千米的郝洞村,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初名“京城寺”,明嘉靖时改称“镇国寺”,延用至今。万佛殿为五代遗构,寺庙经金、元、明、清多次重修、重建,现存寺院共有两进院落,坐北朝南。








据学者考证,该寺起名“京城寺”,缘由有二:“一是郝洞村战国秦汉时期是平遥古陶的辖地;二是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周勃平代地(太原、平遥也属代地),立子恒为王,在离平遥城东北方向七里的京陵城建都,郝洞村与京陵城相距不远,尤其是汉文帝登皇位前是在京陵城发迹,于是建寺选在郝洞村,并把京陵城的中间一字去掉,定名为“京城寺”有寄望于北汉小朝廷如大汉朝那样再现文景之治、再振汉武帝雄风之意。”
中轴线上现存建筑依次为元代的天王殿、五代的万佛殿和明代的三佛殿。万佛殿的佛坛彩塑11尊,制于五代北汉天会年间,是全国寺庙殿宇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胁侍、二金刚和二供养人。每尊都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主像为佛祖释迦牟尼。








和万佛殿初建的同时,古人在殿外栽下了两株槐树,千百年来终成参天大树,“一枝百折,互相纠结,如循环之无端,与檐牙之斗角。”(《镇国寺龙槐记》碑文)






走在镇国寺的古槐树下,这次的晋南环线临近尾声。古槐的树叶扑簌簌往下坠,柔和的阳光里旋舞了千年不散,品尝过山西奶奶的家常味道,带着对山西人和景的美好感念,踏上归途。
全文完
2025.8.27
于英国.伦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