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欧洲行(15)罗马尼亚|回望首都布加勒斯特的历史

(2025-07-28 11:11:24)
标签:

旅游

罗马尼亚

欧洲

布加勒斯特

分类: 和小伙伴的旅行:国外

我没有留给布加勒斯特很多时间。行前从影像资料了解,这座城市对我不具吸引力。但因为它是首都城市,所以仍是我们的必经之地,作为离开罗马尼亚前走马观花的最后一站。

 

和许多受前苏联影响较深的城市一样,这个城市的景观令人感到非常乏味,体现出的是那个年代的品味和实用性,既不丰富也无艺术性可言,甚至显得冷酷无情;另一方面作为首都城市,又表露出不怒而威,大而压抑的特性。

 

我们抵达城市边界时,突然下起暴雨,一片混沌中,这座城市的风貌徐徐展现在我们眼前。

 

好在很快雨过天晴,当我们的车停靠在国家历史博物馆附近时,已经不需要雨具便可以在户外行走。

 

我们快步穿过这片古老的街区,来到罗马尼亚国家历史博物馆(Muzeul Naional de Istorie a României)。它是罗马尼亚最重要的历史博物馆之一,成立于1979年,其宗旨是收集、保存、研究和展示与罗马尼亚国家历史相关的文物和资料。

 

博物馆的建筑本身极富历史意义,它原本是前罗马尼亚王国的王宫,后来经过改造成为了现在的博物馆。这座建筑不仅是罗马尼亚历史的象征,也是该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展示场所。

 

 

 

该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藏品,涵盖了从史前时期到现代的各个历史阶段。馆内的展品包括石器、陶瓷器、金银器、铜器、玻璃器、木器、壁画、书稿及纺织物等,类型丰富多样,反映了罗马尼亚文明的多元性和发展历程。通过参观这个博物馆,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罗马尼亚的历史变迁、文化特色和艺术成就,感受到罗马尼亚文明的魅力。

 

一楼主展厅的常规展览是名为《达西亚——罗马尼亚的最后边疆》(译),正好我们打算在这里了解点罗马尼亚的古代历史(关于达西亚,在前篇《去往苏恰瓦路上的一些随想》中有谈及)。出乎意料,这个展览布展精良,展品丰富,动线清晰,所以我们看得非常细致。

 

结束主展厅的参观,接着走向位于博物馆中央的下沉空间,自然光线从上方四面的窗户透入,照亮了矗立着的巨大的残破石柱。围绕石柱建起一圈围栏,非常有条不紊地逐一呈现了从基座向上至顶端每个层面的浮雕画面和对应的达西亚战争历史事件。有意思的是,在最底部的位置,竟然有个小门,貌似以前是可以入内参观的。

 

因为不懂罗马尼亚文,现场只能通过历史照片的对比图猜测,应该是以前存在过的图拉真(Traian)纪念柱(复制品,也有100年的历史了),至于为什么会不复存在,可能要从文字记载中去查找答案了。拍下一些照片,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翻译阅读。

 

图拉真纪念柱正主自公元113年完工后,仍在今天的意大利罗马屹立不倒,而图拉真的对手达西亚人,就曾生活在如今的罗马尼亚。图拉真为了纪念胜利,建造了一个广场,并在其中央立起一根高达38米的石柱,顶端是图拉真的铜像。战败后的达西亚成为罗马在多瑙河以北的第一个行省。

 

罗马皇帝图拉真是故事的主角,而达西亚国王德塞巴鲁斯则是他的劲敌。图拉真征服了达西亚王国,所以这根石柱备受罗马尼亚人珍视,作为线索,能帮助他们了解达西亚祖先的英勇模样。也许这是图拉真纪念柱复制品存在的原因之一吧。

 

网络图片

从纪念柱所贯穿的第二个楼层,是一片用深沉的紫色装点的空间,不难看出,作为过去代表王权的尊贵紫,这是属于罗马尼亚皇室和权贵们的藏品。

 

从博物馆出来,已是午后多时。饥肠辘辘的我们冒着小雨,喊上Adi,在街边的一家小小的Cafe对付了一点三明治,而额外点的雪糕糖分太高,味道不咋地,吃一半扔了。

 

抓紧时间,赶紧前往号称世界第二大的建筑(仅次于华盛顿五角大楼)打卡,据说是拆除了半个老城广场的古建筑才建造的人民宫,广遭诟病。现在是罗马尼亚议会宫。

 

车子只能在空旷的联盟大道短暂停下,放我们下来步行。吭哧吭哧好不容易走进大厅,售票处一问,才得知没提前预约最早只有下午4点的团队导览(不能自行参观),因我们要赶早过境,所以不得不放弃。我在这里惟一干的一件实事就是买到了明信片,在隔壁的小邮局买到了邮票,并顺利寄出。

 

无地可去的我们看了地图决定走去广场中心喷泉看一眼,此地不好停车,也就不喊刚没走多久的司机绕回来接我们了。

 

走往中心喷泉的路上,因为要绕人民宫半圈,这才发现人民宫大的程度,占地33万平方米,傻大傻大的,就跟鬼打墙似的,我们走了很久,若不是周边的景观在变化,人无论从哪个站位望过去,都是一模一样的外观。如果把这座建筑想象成一个正方体,我们刚才走入的那个面,只是四个侧面中的一个面。

 

站在同样乏味巨大的喷泉内,突然发现老城的味道被挤压在一隅。带着小小的惊喜走过马路,置身其中。布加勒斯特的古城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迁,而在某些特定历史时期,比如齐奥塞斯库时代,古城面对的是摧毁性的打击。出于政治或意识形态的目的,他对古城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改造,包括拆除古城区和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建筑。

 

看着原本细腻的城市线条被当时的决策者大刀阔斧地砍成整齐划一的粗砺棱角,推土机摧毁了无数建造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精巧美丽的建筑及大量的历史遗迹,着实有点替它感到异常可惜。

 

 

作为罗马尼亚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布加勒斯特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当时被称为“得来普特斯”(Drobeta-Turnu Severin),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要塞。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多次更名和所有权变更,最终在14世纪成为瓦拉几亚公国的首都。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奥斯曼帝国的占领、拿破仑战争的影响……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罗马尼亚统一,布加勒斯特成为新国家的首都。

 

布加勒斯特曾经是前苏联时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历史在现代与过去之间划下的深刻割裂,在这座充满对比的城市,感受到时代变迁的力度。走在布加勒斯特的街头,你会发现这里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有那些被时间抛弃的工业遗址。曾经繁荣的象征,仿佛是时间停滞的角落,如今却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沉寂,见证了前苏联时期罗马尼亚的工业热潮,也见证了经济转型期的艰难与挑战。

 

然而,布加勒斯特并非只有这些被时代抛弃的角落。在城市的中心,新的商业区和文化设施正在兴起,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活力与希望。现代化的购物中心、时尚的咖啡馆和热闹的夜生活,都在告诉世人,布加勒斯特正在摆脱过去的阴影,迈向一个全新的未来。

 

到了我们不得不离开的时间了,我们通知Adi来路口接我们,电话中他十分诧异我们是怎么在短短的1个小时内从人民宫位移到此街区的。我们一边从身边滚滚车流中找寻Adi车的踪影,一边观看工作人员替换已破烂不堪的欧盟旗帜,不禁令人联想到罗马尼亚在欧盟中的微妙地位——虽然是欧盟成员国,但仍不是申根国。

 

(注:欧盟理事会在2023年12月30日宣布,将取消与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空中和海上内部边境管制,同意两国部分加入申根区。欧盟成员国已与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就取消空中和海上内部边境管制达成协议。自2024年3月31日起,两国与申根区其他国家之间的欧盟内部空中和海上边境将不再对人员进行检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